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3)

就此结束了这场持续长达半个月的战争。

最后一批匈奴骑兵离开时,将浮桥拆散、摧毁。

大河内外,再度恢复了平静。

******

九月初二,邵勋陪着最后一批撤离的士兵离开了大阳县城,抵达南岸。

几乎与刘聪一样,他下令将浮桥一把火烧掉,隔绝南北。

抵达陕县后,全军没有休整,直奔弘农。

途经七里隘时,他特意停下来看了看。

战场已经清理完毕,但依然存在着不太明显的血迹、断掉的箭矢以及遗落在草丛沟壑内的破损武器。

“记一下。”他突然说道。

亲兵们搬来案几、笔墨纸砚,文书坐了下来,准备记录。

“刘聪此人,性子要强、不服输、易怒。”邵勋说道:“用兵风格——”

“大胆勇猛,甘冒风险。”

“此人打仗只有两种结果,大胜或是大败。”

文书笔走龙蛇,飞快地记录着。

“刘聪打仗有方略,能一眼看出关键。在他面前,故弄玄虚容易弄巧成拙,四平八稳的战法最适合对付这种人。”即便是敌人,邵勋也不愿过多诋毁。

事实上,他对刘聪给出的是中性评价,并没有因为刚刚胜了他就看不起。

刘聪派骑兵急袭茅津,确实冒险了点,但战术意图非常大胆。

稍稍推演一下就知道,己方主力都在河北的大阳,刘聪发挥骑兵的高速机动能力,袭占空虚的茅津后,将浮桥烧掉,会给邵勋造成多大的麻烦。

只不过邵某人打仗一贯四平八稳。

离开崤坂二陵时,留李重率数千兵屯驻,把好后路。

北上大阳时,又令章古、余安埋伏于陕县西南的七里隘,甚至把具装甲骑都配属给了他们,这也是稳固后路的招数——不指望真埋伏到敌人,只是一手准备罢了,无功而返就已经令他满足了,因为这意味着敌人没来抄他后路。

历史上喜欢轻兵疾进的将领多了,有的甚至上了史书,被人称颂赞扬。

但轻兵疾进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风险,胜在出其不意。

一旦敌人有了准备,多半成功不了,甚至遭受严重损失。

刘聪遇到邵勋,只能说算他不走运,恰好遇到喜欢结硬寨、打呆仗的乌龟流派。

如果他遇到的是同样喜欢弄险的将领,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