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猜测(3)

督乔洪用胡语审讯俘虏。

俘虏一共两人,其中一人已被打得奄奄一息,做完了审讯。

眼前这人远远目睹了同袍的惨状,根本不敢隐瞒,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

最新地址

乔洪审讯完毕后,与前面那人的口供印证了一下,然后上前汇报。

“哚!”一支轻飘飘的羽箭落在偏厢车顶。

邵勋神色不变,问道:“审完了?”

乔洪将他认为可靠的消息说了一遍,然后又将待验证的消息也一一汇报。

邵勋立刻让蔡承拿来地图,努力拼出整个战场的全貌。

这种层次较低的俘虏,知道的东西其实很有限,邵勋不得不依据经验自己脑补一部分内容,尽可能补完整个链条。

目前可以确定的有几条:

其一,匈奴没有认真攻洛阳,可能是知道打不下,不想过多浪费兵力。

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匈奴想干什么?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他们这支水陆混合的部队离开巩县,前往偃师的时候,匈奴也在调动兵马——邵勋已经看到了沿着洛水北岸行军的匈奴部队,前进方向与他们相反。

一个大胆的猜测是,匈奴人见他们逐渐远离虎牢关,便调集大队人马前去围攻。

打下虎牢关想做什么?

不太可能是长期占领,因为做不到。一旦匈奴主力自洛阳撤退,虎牢关的部队就成了孤军,长期包围之下守不住的。

那么,攻打虎牢关其实只有短期目的。

这么一想的话,思路一下子就明晰了。

“杀贼!”不远处的车阵上响起了大吼声。

邵勋知道,那是双方短兵相接了,军官们在鼓舞士气,同时也是让手下士兵知道他所在的位置,便于指挥。

“乔洪!”邵勋喊道。

“末将在。”乔洪将俘虏丢给手下,大声应道。

“以你的了解,觉得刘汉在打什么仗?”邵勋问道。

乔洪一听,倍感压力。

他是匈奴人,陈公很明显是让他以匈奴人做事、思考的方式,为他提供思路。

想了半天后,车阵边的杀声、惨叫声愈发响亮,乔洪心中烦躁,脱口而出道:“明公,我觉得刘粲一定准备了大量步骑,众不下五万,在某个地方等着我们。”

“何以见得?”邵勋问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