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番外五(2)

高昌国主邵温兴兵讨伐叛乱的乌孙,大破之,收降部落七、户口三万、牛羊杂畜六十余万,以其地置乌孙郡。然而邵温一点没继承到祖父邵勖的纯孝、仁德,虽然勇武过人,却凶残暴虐,在西域杀戮过甚,激起了很多反对。

于是乎,中宗拣选府兵三万进入高昌四郡。

已经建立了八十余年的府兵们暮气沉沉,历经两年苦战,在拉拢了一些部落的情况下,又联合较为能战的安西四镇兵,才堪堪平定所有叛乱。

战后,朝廷将高昌四郡的中高级官员悉数汰换,赵王一系虽然仍是名义上的高昌国主,却已然只是个吉祥物,影响力渐趋于无。

前梁末年,高昌国内烽烟四起,四郡丢了两个,末代赵王逃往凉州。左长直卫将军桓珉据高昌、伊吾二郡自立,称高昌王,整顿兵马,依次吞并车师、乌孙、焉耆等郡、镇,不过在铁门关之战中为安西大都护梁道击败,后长期对峙。

后梁建立后,桓、梁二人以地降附,入朝为官,皆得善终。

再往后面,高昌四郡的高昌、伊吾基本稳如泰山,车师郡有时候会丢失,但因为位置特殊,中原王朝基本都会想办法收取,并派大将镇守,作为天山以南整个安西地区的前哨屏障。

至于较远的乌孙郡,丢失的时间就比较多了。

但碰上“好大喜功”的中原天子,还是会想办法拿回来的,盖因当地汉民不少,皆历朝历代遣戍或流放过去的军民后代,再加上迁徙过来的北方草原的三十姓鞑靼部落又是黄种人,胡汉杂居通婚之后,和中原人外貌上几乎没什么差别,与附近塞种人或其他人种的部落迥异,文化上偏向中原。

距这会最近的周朝世宗时期,遣大将羊保收复乌孙、伊丽(伊犁)等地。

羊保率亲手编练的河北新军第一镇、第二镇计二万五千人,携钢炮一百零八门、赛电枪四十八挺、马枪四千五百枝,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平定当地的造物主教徒叛乱,从此再未丢失。

羊保便是如今泰山文旅集团新任总经理羊薇的曾祖父。

邵勋了解到这段往事时也有些疑惑。

羊保并非河南人,而是出身建邺,却不知是不是当年被他赶到南方去的羊氏家族后人。

不过他懒得管了。

南迁的士族后人现在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普通老百姓,不过人数却很多,不少居然成了大姓,这或许是他对历史的改变之一。

他想起了一个不算笑话的笑话,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