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不反驳,也不赞同,只是静静地坐着。
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垂了下去,看着石桌上被风吹落的一片菩提叶。
叶脉清晰,边缘已有些许枯黄,正应了那荣枯有时,万法无常之理。
元始天尊见他不接话,也不着恼,自顾自地品着茶,等着他的下文。
许久,久到院中的风都停了,菩提才有了动作。
他伸出手,将那片落叶拈在指间,声音低沉,却非回答元始的问题,反是问了一句毫不相干的话。
“道兄可知,贫僧当年,为何要给那猴头取名‘悟空’?”
元始天尊一滞,抬眼看他,有些不明所以。
菩提也不看他,只凝视着指尖的叶片,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
“‘悟’者,觉也,明也。‘空’者,万法之本,诸相之源。”
“贫僧为他取这个名字,明面上,是望他能勘破我执,证得真空,将来好全了那一场西行功德,得一个正果。”
他说到此处,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自嘲。
“可今日,听道兄说起这些纷争,贫僧才猛然惊觉,那不过是自欺罢了。”
他将那叶片翻转过来,看着它背面的纹路,目光悠远。
“那猴头虽是天地灵石所化,生性顽劣跳脱,可他上山求道之时,那份诚心,那片赤子之心,却是贫僧座下诸弟子中最为难得的。”
“我见他天资聪颖,又怜他了无牵挂,心中便生出了真正的师徒情分。”
“贫僧那时便已从天机中窥见他未来的劫数。”
“贫僧心中不忍,却又无力更改天数。”
“我盼着他能真的‘悟空’。不是佛理上的空,而是发自内心地,将那争强好胜之心,将那搅乱乾坤的念头,都看空了,放下了。”
“我盼他能悟得,这三界浮名,神通法力,终究是镜花水月。”
“不若回他的花果山,与猴子猴孙为伴,看日出月落,品山果清泉,逍遥自在地过完这一生。”
“贫僧传他筋斗云,盼他能跳出这三界是非;逐他下山,是盼他能远离这因果漩涡。”
“谁知,终究是痴心妄想。”
“他悟了神通,悟了变化,却唯独没有悟我最想让他悟的那个‘空’字。”
他缓缓松开手指,那片菩提叶便悠悠然飘落回石桌之上。
“如今想来,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