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商觉得技术方向可行,增程路线很早前就有,虽然现在电池进步又能绕开变速箱专利,这些都不谈。”俞兴冷静的说道,“现在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我说我要做新能源,他给我否定了,让我去做燃油车”
徐欣愣住了:“”
这个
俞兴问道:“徐总,你说我这样还怎么展开工作呢?”
“嗯”徐欣沉吟,“唔呃”
“徐总,我还是感谢你的,感谢你这么费心帮我找人。”俞兴姿态很真诚,“我和庞厂长也没矛盾,只是认知存在差异,这强求不得,也就不用强求了吧?”
徐欣抿了抿嘴,只能勉强说了句:“那你说话沟通的时候也不要那么直接粗暴。”
俞兴笑着答应下来:“好的,徐总。”
徐欣捏着电话,越说越觉得自己无理取闹了。
她赶紧转换话题,谈到百晓生上市前的工作。
等到这通电话结束,徐欣反复思考,这次的退货似乎太有道理,俞兴又太像人了
她翻着手机通讯录里的庞叔叔的名字,不知道要如何来解释现在的情况。
过了好一会,手机上忽然收到庞瑞阳的短信。
庞瑞阳:“是不是看不上我?是不是觉得我是老古董?我明天还会去的!”
徐欣盯着短信内容,忽然有些后悔让这位叔叔退休再就业,能不能发挥作用且不说,身体别再给气着了。
俞兴的电车团队在四月份接触了很多厂商。
连带着他自己也在周末的时候抽空去拜访走访了申城附近的汽车工厂,包括上汽、吉利、福特以及它们的供应商、研发中心。
俞兴认为要做成电车,第一任务是从供应链下手,但学习和思考成熟车企的运作,这也是必不可少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俞兴还算不错的声望都局限在互联网,所以,他这样的拜访不是都能得到高管的接待,但不管高低,还算是管中窥豹,若有所得。
5月4号的晚上,俞兴结束百晓生的工作,浏览电车团队的汇报,忽然注意到来自京城的一条信息汇总,说那边有家公司掌握了“镍碳电池技术”,正在筹备新能源汽车的项目。
俞兴想了想,拨通秘书章阳煦的电话,让他帮忙约个时间,可以去京城交流交流,顺便再看看那边的车企。
晚上九点半,章阳煦回了电话,给出一个意外的答案。
“俞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