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064 周期(5k)(4)

曲线。

熊潇鸽听了这么一番话,笑道:“我看俞总确实在发挥互联网的精神来进入汽车行业。”

“别,我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进入这个行业,这么一吹,自己人还好说,外面一听不知道怎么批判我呢。”俞兴婉拒称赞,“反正,碳硅集团的电车想要成功就必然根植于供应链的成功,咱们上下游的利益是一体的。”

徐欣这一趟少说多思,此刻听到俞兴这么一番话,只感受到他自己曾经在报道里纠正过的四个字——野心勃勃。

要是这个电车能搞成,那也就是把一条上下游的供应链搞成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共赴午宴。

因为下午仍旧有会,所以,俞兴没有喝酒,只是一桌一桌的打招呼。

徐欣一直在注意俞兴的动向,也由此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就她看到的聊天沟通之中,俞兴几乎能喊出每一家厂商来人的名字或者记得厂商里没到的重要人物。

她把这个观察分享给熊潇鸽。

“嗯。”熊潇鸽沉吟之后问道,“徐总,从俞兴流露兴趣到现在,他给我的强烈感觉就是在做事,可能也就是在践行他自己说的‘老实造车’,老实的都有些过于扎实了。”

徐欣叹道:“这倒显得不那么互联网了。”

熊潇鸽莞尔一笑。

供应商会议的下午半天,俞兴再次登台,这次就谈到电车项目的具体周期,提出了一个“五年”的预期,希望能在五年之内取得市场里的初步成功。

五年时间?初步成功?

什么样算是初步成功?

俞兴没有再细谈,没有给出销量目标,没有给出年度营收,只在最后强调协作共赢的必要性,而用来佐证这种必要性的是最后发言的来自智波公司的孙浩。

孙浩是在午宴结束接到的临时通知。

他不是那种临场选手,知道自己今天最后一个发言就有些懵:“我说什么?让我说什么?我们还没研发出来啊,顶多算刚立项。”

“俞总说,你就说现状就行。”秘书章阳煦传达了意思。

“什么现状?我们刚立项,在招人这个很难啊。”孙浩有点忐忑。

章阳煦想了想,揣摩出老板的意思:“难就是好啊,不难干嘛找你们呢,容易的话就直接去买国外厂商的了,难才好啊。”

孙浩思考一个下午,最终得出一个发言的主题——难就是好,难就是机会,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