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机会有多大?为什么是你?
所以,他审视碳硅数据公司的思维也是这样。
“徐总,如果是我还在公司,我会觉得碳硅公司的融资要价太贵了,因素很多,就是咱们过去聊的那些。”刘建凯回答的很诚恳,“但现在如果是作为局外人,我有一个很明显的感觉是行业里现在做项目的速度太快了。”
他继续说道:“我过去一个月就跑了差不多10家做app的公司,他们是真的有个点子就上,而且还真能做出来一些规模,我都很惊讶,我不知道这种‘快’重不重要,但俞总似乎认为它很重要。”
徐欣琢磨一会后说着顾虑:“俞总在做电车,碳硅数据那边是他挑人来做啊。”
刘建凯同意这一点:“是啊,所以,碳硅数据这次融资还是有让步的,既多给了2%的股份,也没坚持要2000万美元。”
徐欣惊讶:“等等,等等!碳硅数据的第一轮融资结束了?从谁那里融的?”
“你不知道?”刘建凯本以为徐总是因为第一轮融资的事来问自己,“是浙产投,是蔡皓宇带队过来的,刚谈完没两天啊。”
徐欣:“”
她这边还在纠结,那边已经结束了。
刘建凯忍不住笑道:“这吃”
徐欣知道这句是什么,打断道:“嗯?”
刘建凯立即收声,前老板的余威犹在,况且,现在做事又经常提她
他只能说道:“第一轮结束了,俞总那边暂时不会再融了,他也是要看推广效果来调整的,我觉得俞总的精力分配还行,百晓生基本放给刘浩做,碳硅数据公司是分阶段来讨论情况,他日常主要处理贝塔汽车的事。”
徐欣最后吐槽了一句:“贝塔汽车,他怎么不起个舒克汽车呢。”
她结束通话,放下手机,反而不纠结了,既然这一轮过去了,那就看看效果,看看俞兴的运营到底能不能在传统资讯领域里掀出浪花。
徐欣觉得即便能,上限估摸着也不会比百晓生这家上市公司高太多,后续融资还有机会。
11月19日,关于网秦的市场调研与相关营收情况都收集的差不多了。
刘琬英打电话通知俞兴,过山峰已经可以选择日子行动。
俞兴在电话里提了一个新要求:“小英,你这次帮我个忙,调研报告里再唱衰一下美国的fisker公司,我等下发你一封邮件,里面是它做增程电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