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124 风采依旧(1)

毫米波雷达不贵。

至少,对于致力于中高端的车型,它几千块钱的采购价绝对是可以接受的,而围绕毫米波雷达能够实现的自适应巡航、自动紧急制动等辅助是车型定位的区分化功能。

国产品牌绝对不会吝啬于这种采购成本而不愿意尝试把它搭载到自家车型之上。

只是,人家确实不卖。

这也不稀奇,市场竞争就是这样,没有就很被动。

俞兴觉着要是自己手里有类似地位的技术,没准也会这样,但现在属于落后的一方,自然需要琢磨着如何打破这种困境。

除了出资研发,他也不得不考虑多种可能性的运营。

智波目前是在进行77ghz的攻坚,当初之所以不愿意让前创始人调整到24ghz是因为国内的华域汽车正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不想重复浪费。

但是,不是研发出77就能取代24了,前者实现的是长距离场景下的功能,后者则是能实现短距离的精细化感知,比如,检测汽车盲区的盲点监测,判断相邻车道是否有车辆接近的变道辅助。

假如智波先突破77,华域汽车还没突破24,这就出现一种尴尬局面,碳硅集团仍旧需要从国外供应商那里采购24ghz的毫米波雷达。

俞兴基于这种情况考虑的软硬兼施今天就先告诉了王川福,情境稍有变化,核心是一样的。

77都有了,24还会远吗?

现在不卖,未来就要降价卖。

当然了,还有最差的情况,智波的77和华域的24都没有在预计时间里取得突破,那就

差是差了点,也不是不能接受,30来万的汉兰达现在也一样没有这些,只搭载了超声波的倒车雷达,通过机械控制来实现固定速度的定速巡航还得买3.5l四驱豪华版才能拥有。

同样的,50万的奔驰e级也没有自适应巡航,还需要上到奔驰s级才提供这样的功能。

俞兴不清楚这些价格不菲的车型在未来几年之内会陆续下放这类功能,但知道智波、华域汽车这类国产公司如能突破,一定会大大加快它们功能下放的速度。

这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围绕毫米波雷达所能实现的辅助与安全功能,也同样作用于消费者最敏感的车价。

国产发展越好,外资的价格越会平易近人。

新能源发展越好,燃油车的价格越会下探。

如此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