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44章 氪金刷好感度(3)

选择是想回国看能否做一些贡献,否则也不会在国立清华大学(地点在台湾新竹,跟清华不是同一所高校)任教了半年。

但当时一是华夏国内的环境太复杂,张汝京被台积电一起诉就是8年正处于风口浪尖,梁怕步入张的后尘,加之中芯内部管理纷杂,派系林立,他想搞研究,不想搞zz,其他企业也没有什么适合他施展所学的土壤。

所以在妻子和妻子亲戚的建议下他选择去韩国成均大学,才有了后来去三星任职的水到渠成。

其实妻子这边跟三星一直有联系,当时她的小算盘,梁孟松心里也有数,对当时来说自己去三星确实也是最佳的选择。

第二天晚上,梁孟松居所,家宴。

此次家宴没有外人,只有梁孟松夫妇和陈默。

由于梁孟松的子女常年在外忙碌,老两口这一路上已经把陈默当成子侄一般看待,后者也是把两人当长辈一般尊敬有加。

席间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吃完后,梁夫人打扫残局,梁孟松则带着陈默来到自己的书房。

不一会,梁夫人进来给两人各自端了杯茶,然后退了出去顺手把门带上。

梁孟松喝了口茶,眼睛却看着陈默,笑着说道,“说吧,小陈,想让我干什么?今晚你再不说,过这个村可就再没这个店了.”

半小时后,

“.梁老,您的待遇、职位、米岸芯昇的规模,彼岸和小米目前的发展情况您也都了解了,您还有什么顾虑,只要您能来米岸,只要您说,我能办尽办!”

看着这个年轻人目光灼灼看着自己,梁孟松头一次感觉是不是有点老了

彼岸和小米的财报也给自己看了,发展确实迅猛,甚至有些超出了自己对于一家企业正常发展规律的认知。

两家企业,短短成立两年,营收双双破百亿,今年按照统计趋势来看,到年底,这两家公司预计还得翻几倍,陈默、雷军,一个不到三十,一个刚过四十,都是龙精虎猛的年纪,这.这也太快了.

搞芯片他只关注三点,时间、空间和资金。

米岸芯昇目前百亿元的投入规模,承诺每年数十亿研发费用,又有小米在手机、家电等领域能承载芯片产生的订单需求,还有丰厚的待遇,尤其是对方诚恳的态度,梁孟松又知道这是摆在自己面前千载难逢的机会

资金这点满足,时间上陈默给出了保证,三年五年没问题,就是八年十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