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谨记。”秦始皇语重心长地说道,“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社稷为先,以黎民为重。朕之所以能一统六国,创立千秋伟业,皆因朕心中始终装着天下苍生。你要继承朕的志向,将大秦的万里河山传承下去。”
扶苏聆听父皇教诲,心中充满决心与勇气。他明白父皇病情虽暂得缓解,仍需时日调养。他必须在此期间稳定朝局,为父皇分忧解劳。他牢牢握住父皇的手,眼中闪耀坚定光彩。
“父皇,请您宽心。”扶苏坚定答道,“孩儿定会完成您的嘱托,守护好大秦的江山社稷。孩儿必当牢记您的训诲,以国家为重,以百姓为先。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此刻杨凌静立一旁,默默注视着这一切。他知晓自己的使命已然完成,往后种种皆需看扶苏作为。他相信扶苏定能担此重任,为大秦的未来奋斗不止。同时他也为自己能替大秦尽一份心力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杨凌站在寝宫角落,望着扶苏与秦始皇紧握的双手,心潮起伏。他虽知陛下病情暂得缓和,但朝堂局势依旧暗流汹涌,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动荡。他转身步出寝宫,打算寻蒙恬将军共商对策。
杨凌来到蒙恬府邸,蒙恬正独坐书房研读兵书。见杨凌到访,他放下手中典籍,热情相迎。
“杨凌先生,今日怎得闲暇来此?”蒙恬笑问。
杨凌轻叹一声,神色肃穆道:“蒙恬将军,此来是想与您商议朝中局势。您也知晓,陛下病情虽稍见起色,但朝中权贵与佞臣定不会就此罢休。我们须得早作谋划,以防不测。”
蒙恬听闻杨凌此言,也不由皱紧眉头。他知杨凌所言不虚,朝中局势确实令人忧心。身为大秦将领,他有责任为国家安全出谋划策。
“杨凌先生有何高见?”蒙恬询问道。
杨凌沉思片刻,缓缓言道:“蒙恬将军,可还记得前些时日,处决四百余名方士之事?”
蒙恬略怔,随即颔首:“自然记得。那些方士尽是招摇撞骗之徒,企图借陛下病情制造事端,被我及时察觉并正法。”
“正是。”杨凌继续道,“那些方士虽已伏诛,但其背后定有更大势力支撑。我怀疑这些势力便是朝中权贵与佞臣。他们见陛下病重,便想趁机作乱,图谋不轨。”
蒙恬听罢杨凌剖析,不禁点头:“杨凌先生所言极是。这些权贵佞臣一直企图削弱陛下权威,以便把持朝政。我们须得设法揭露其阴谋,将其一网打尽。”
“确该如此。”杨凌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