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冰川上的秋千(3)

笔法’的目的来作调查的,和我们的行动存在直接冲突”

范宁听后沉吟起来。

确实,如果对方只是借着人多势众,顺带“白嫖”己方劳动力,以及确立“接单的规矩”之类的,那就罢了。

但以莱里奇的性子和立场,恐怕长久稳定地‘维护规矩’,垄断登山市场利益才是目的。

调查事故,出具报告?几国政府觉得棘手的事情,彼此博弈之下,到了这群人的手里具体经办,再加上沆瀣一气的印国当局,最后会是谁被耍的团团转,不好说!

“快点快点,收拾东西!”

“别磨磨蹭蹭的,带路带准了!”

这群人很快就开始威胁催促起来。

日光从头顶掠过,并逐渐西移,登山的队伍变成了一大堆人,接连朝着秘密山峰“r峰”行进。

海拔先是过了6500米,又逐渐因曲折迂回而上下波动,那座常规“l峰”的视觉位置在拉近后又逐渐被拉远。

道路变得曲折盘绕起来,目的地的上方高处则始终处在云遮雾障之中,在一大片一大片日照散射的淡金里,时不时夹杂着数团灰黑的阴霾。

“无不无聊,一直问,烦不烦。”

范宁说道。

“我说了是来看星星的,你又不信,那你去信你信的东西吧。”

“为什么要去这种非常规的地点?”

“因为更好看啊。”

“老实回答,你从哪知道的秘密山峰存在?”

“网上流传的啊,你们不上网的吗。”

“为什么会联系这个叫琼的这个向导?”

“不是一开始找的你们吗,你们不是做不了吗?”

“为什么.”

“不是,跟着就跟着,你们哪来这么多废话。”

期间,盘问似的对话断断续续进行着,范宁的耐心看起来正在被逐渐消磨。

他的确已不太在乎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说,他是不在乎“具体发生什么”。

命运悬而未定、身边无牵无挂的不只是若依,同样包括如今的范宁,有时他甚至怀疑宿命的答案是早已封存在一处的,人一生的所作所为只是在通过某种具备“仪式感”的过程去揭开它,如果非要这么理解的话,现今遭遇的这段“意外”插曲,或许并非意外插曲。

当然,被一毛头小子接连以回怼的方式答话,是件有些拂面子的事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