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81章 击败“宁马”先锋团,控制粮食产地(2)

工,提高他们的待遇,以及盐的收购价格,池元光迅速争取了民心。

有很多盐工,不想要世代从事这个行业了,红军这边也提供了另外的出路——从军。

红军虽然没有固定的军饷,但是能管吃管住,还有零花钱。

这零花钱每个月可是要比那些地方军阀给的军饷还多。

尤其是红18师,手里有钱。

在打击那些盐商和当地土豪劣绅之后,就变得更有钱了。

再加上获得当地食盐的独家收购权,到时候肯定也是财源滚滚,就算只留一部分自己发展,剩下的交给中央,那也足够红18师招兵买马,发展军备了。

在池元光忙活着在后方占领区内,建立基层统治,争取民心的时候,龙文成的征途还没有结束。

甚至可以说是刚刚开始。

在龙文成占领定边县以及盐池的时候,红五军团的动作也不慢,已经将红寺堡,惠安堡,还有中宁地区控制了下来。

在“宁马”这边刚刚接到红军大举来犯的消息之时,龙文成指挥的红18师,以及董军团长指挥的红五军团,就已经从两路合围了灵武。

灵武古称灵州,这地方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大量良田,农业发达。

因为紧靠黄河,而且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地。

唐代开始,就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唐来”“汉源”等灌溉渠道。

到了西夏时期,灵武进一步发展水利,修建了“吴王渠”等水利工程,形成68条灌溉渠道,覆盖9万顷土地。

哪怕是到了民国,这地方战乱没有那么多,农业生产也保持着基本稳定,除了大量的小麦种植之外,还有蔬菜,水果也有大量分布和种植。

西征军之所以将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定为拿下灵武县,就是为了这里的粮食。

毕竟整个陕北地区,粮食生产并不是那么充足,再加上水土流失,还有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壤荒漠化等问题,想要在这里养活十多万,甚至未来几十万的红军部队,必须要获得稳定的粮食产区才行。

紧邻黄河的灵武,就是极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相比于盐池和定边这两座县城,灵武县的地方武装人员更多,武器装备也更好一些。

在这里驻扎一个保安旅,有三千多人。

原本他们是打算固守待援,等待“宁马”渡过黄河,驰援过来再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