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部委的工作强度远超地方,即使以李毅飞过目不忘的能力,连续两周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感到些许疲惫。
这不是简单的档案审阅,而是全国各地的案件线索、工作报告和紧急请示如潮水般涌来,每天都要处理成千上万条信息。
时间悄然进入十一月,京城的秋意渐浓。清晨,李毅飞刚到到办公室。
还没来得及泡上一杯浓茶,内线电话就响了起来。
“毅飞,来我办公室一趟。”令天明司长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语气威严。
李毅飞整理了一下衣着,快步走向司长办公室。走廊上偶尔遇到的同事都投来好奇的目光——令司长很少这么早就召见下属。
“咚咚”两声轻叩后,里面传来令天明的声音“请进”。
令天明的办公室相对宽敞,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各类政策法规文件。
他坐在办公桌后,见李毅飞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文件,示意他在对面坐下。
“回来半个多月了,还没好好跟你聊聊。”令天明微笑着打量眼前的年轻人,“在江省这两年,你做得比预期要好很多。怎么样,有什么感想?”
李毅飞稍稍整理思绪,谨慎地开口:“领导,基层工作最大的体会是,必须融入当地的工作方式,绝不能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他停顿了一下,见令天明颔首示意继续,便接着说:“但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有些同志容易满足于已有成绩,缺乏持续进取的精神;
更严重的是,个别干部偏离组织路线,对组织的纠正产生抵触情绪;还有少数人工作不上心,却热衷于攀附上级。”
李毅飞的声音沉稳有力:“我认为必须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建设,对走偏路的同志要治病救人、惩前毖后。
但对那些执迷不悟、公然与组织作对的,就必须雷霆处置,以儆效尤。”
令天明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闪过赞许的神色。李毅飞的回答既展现了基层工作经验,又表现出超越基层的思考高度,这很难得。
“说得很好。”令天明站起身,走到窗边,“你知道吗?当初选派年轻干部下基层挂职,部里是有不同意见的。有人担心年轻人经验不足,有人担心会被地方同化。”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但你用实际表现证明了这种锻炼的价值。不仅没有被不良风气影响,反而带去了清新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