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援朝,用一场堪称完美的演讲,不仅征服了所有的学员,也彻底击碎了,他这个学院派泰斗的,所有骄傲。
礼堂里,掌声,如同雷鸣一般,经久不息。
雷鸣般的掌声,持续了足足五分钟。
学员们自发地站了起来,用最热烈的方式,向讲台上那个,给他们带来巨大思想冲击的年轻将军,表达着敬意。
他们看向赵援朝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好奇和审视,变成了彻底的信服和崇拜。
赵援朝的这堂课,像一把钥匙,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战争的,全新大门。
第一排,学院的院长和政委,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掩饰不住的激动和震撼。
他们知道,这次把赵援朝请来,请对了!
这个年轻人,就像一条鲶鱼,被放进了国防军师学院这个略显平静的池塘里,瞬间,就搅动了,一池春水!
只有方克俭教授,还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脸色阴晴不定。
他没有鼓掌。
赵援朝的演讲,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他的心上,砸在他引以为傲的,那套传统军事理论体系上。
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他一生都在研究战争,在沙盘上推演过无数次,从二战的库尔斯克会战,到现代的海湾战争。他自认为,对战争的理解,已经炉火纯青。
可今天,赵援朝告诉他,那些,都已经过时了。
未来的战争,不再是简单的兵力与火力的对抗。
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作为一名学者,他内心的骄傲,让他无法轻易地,去承认自己的失败。
他需要一场证明。
一场,能够让他,心服口服的,证明。
掌声渐渐平息,学员们重新坐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还带着兴奋的潮红。
赵援朝看着台下的反应,心里清楚,他今天想要达到的第一个目的,已经达到了。
他成功地,在这些未来将军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变革”的种子。
“谢谢大家。”赵援朝微微鞠躬,“我的话,讲完了。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探讨。”
话音刚落,台下“唰”地一下,举起了,上百只手臂。
学员们的热情,被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