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克俭,才缓缓地,抬起头。
他看着赵援朝,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极其复杂的光芒。
他挣扎着,站起身,走到赵援朝的面前。
然后,做出了一个,让赵援朝,都感到意外的,动作。
他对着赵援朝,深深地,鞠了一躬。
“赵军长,我,服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我为我之前的,傲慢和偏见,向你,道歉。”
“你今天,给我,也给,我们整个学院,上了,最深刻,也最重要的一堂课。”
赵援朝,连忙,上前一步,扶住了他。
“方教授,您言重了。您是前辈,我受不起您这个礼。”
“不,你受得起。”方克俭,直起身,看着他,眼神,变得,无比诚恳。
“达者为师。在对现代战争的理解上,你,是我的老师。”
他拉着赵援朝的手,重新,走回到了,电子沙盘前。
“援朝同志,不,赵老师。”他连称呼,都改了,“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
“方教授,您说。”
“在你的战术体系里,你似乎,非常重视,‘欺骗’和‘攻心’。”方克俭指着沙盘,问道,“但战争,终究是,硬实力的对抗。如果,我们的对手,拥有,比我们,强大得多的,绝对实力呢?比如,在装备上,对我们,形成代差。在兵力上,是我们的,数倍。在那种情况下,你这些,精妙的战术和心理战,还会有用吗?”
这个问题,非常现实,也非常残酷。
这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无数中国军人的,一个心结。
当“钢”少,而“气”多的时候,我们,该怎么打?
赵援朝,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但他,必须回答。
因为,这关系到,一支军队,面对强敌时,最根本的,信心和勇气。
“方教授,您说的,是‘存量’的对抗。”赵援朝缓缓开口。
“如果,只看沙盘上,这些,代表着坦克、飞机、军舰的,冰冷数据。我们,确实,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劣势。”
“但是,战争,从来,都不是,静态的‘存量’比拼。它更是一场,动态的,‘增量’博弈。”
“增量?”方克俭,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