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炉叮三分钟,扔进烤箱上个色,一分钟,最后浇上料理包,三十秒。完美!
破案了,原来屃贝的‘现烤’,是指‘现在开始烤那份预制了十八个月的鱼’。
山城,时代天街店。
情况变得更加魔幻。
一位本地的探店博主,直接在后厨的垃圾桶里,翻出了“招牌毛血旺”的底料包装袋。
包装袋上,赫然印着生产厂家——“蜀都某某食品有限公司”。
我丢!我一直以为是屃贝自己炒的料,搞了半天是买的成品料理包?
这他妈跟我家楼下超市卖的二十块钱一包的火锅底料有啥区别?就因为它被倒进了屃贝的锅里,所以一份就卖128?
别问,问就是品牌溢价!问就是‘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
如果说,之前的“两年保质期西兰花”、“科技鸡汤”还只是让消费者感到“不值”,感到被欺骗。
那么,“漏勺通下水道”、“杏鲍菇冒充松茸”、“五分钟出烤鱼”、“底料全靠买”,这些画面,则是将屃贝最后的遮羞布,彻底撕了个粉碎。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预制菜”争议了。
这是赤裸裸的、系统性的、全方位的商业欺诈!
互联网,彻底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屃贝的“自杀式公关”,为全网贡献了年度最佳的搞笑素材。
贾国龙那张在发布会上义愤填膺的脸,被p成了各种表情包。
我,贾国龙,打钱!哦不,是悬赏!
我没错!错的是这个时代!错的是你们这群只吃得起现炒菜的穷鬼!
而那个“通下水道的漏勺”,更是被网友们玩出了花。
有人p了一张图:一个漏勺,上半部分捞着鲜美的菌菇,下半部分却插在地漏的污秽里。配文:
“屃贝——年轻人的第一勺茅房菜。”
还有人模仿屃贝的广告语,创作了新的slogan。
“屃贝,通下水道,我们是专业的;做菜,我们是顺便的。”
“爱她,就带她去吃屃贝,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品尝到下水道的滋味。”
#屃贝,重新定义开放#
#贾国龙,年度最佳卧底#
#史上最成功的自曝#
一个个充满嘲讽意味的词条,被顶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