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最早的‘形式主义’吗?
笑死,宋徽官:朕为艺术献身,你们懂个屁!
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这玩意儿被淘汰,是因为它自己作的?
“没错。”
陈品打了个响指。
“当一个东西,变得越来越繁琐,越来越脱离它‘好喝’的本质,只剩下表演和炫技,那它离被淘汰也就不远了。”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在明代。”
“咱们出了个劳模皇帝,朱元璋。这位老哥出身贫寒,最看不惯的就是前朝那套奢靡浮夸的玩意儿。他一看,做个茶饼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搞出来的东西还不好喝,纯属劳民伤财。于是大笔一挥,下了一道圣旨。”
陈品清了清嗓子,模仿着太监宣旨的腔调,捏着嗓子喊:
“‘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
那滑稽的模样把钱飞和黄浩然都逗笑了。
“意思就是,从今往后,别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茶饼了,直接进贡茶叶嫩芽就行。”
“这道圣旨,直接给风靡了近千年的‘点茶法’判了死刑。”
“因为新的‘散茶’出现了。茶叶采摘下来,直接用大锅一炒,也就是‘炒青’工艺,香味一下就出来了,还方便保存。想喝的时候,抓一把放进壶里,开水一冲,完事儿。”
陈品摊开手,做了个对比的动作。
“家人们,你们想。”
“一边是工序复杂、费时费力、味道还寡淡的抹茶。”
“另一边,是简单快捷、香气扑鼻、开水就能泡的散茶。”
“你要是当时的老百姓,你选哪个?”
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回答。
我选散茶!我选散茶!打工人哪有时间去那儿‘七注七汤’啊!
真相了!抹茶不是被淘汰的,是在效率和口感面前,输得一败涂地!
朱元璋:朕只是想让大家喝口便宜好茶,没想到顺手把一个品类给干没了
“所以,”陈品做出总结,“咱们现在主流的‘冲泡法’,就是从那个时候定型的。抹茶,就在咱们华夏,暂时告别了历史舞台。”
“但是,它的故事还没完。”
陈品的目光,再次落到那碗安静的抹茶上,像在看一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咱们这边不玩了,但隔壁的东瀛,把这套东西捡了回去,当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