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章 魏忠贤:找个人来做李子吧(3)

心散乱。

之所以没有立刻分崩离析,只不过是过去三年残留下来的惯性罢了。

他并不将扫除阉党当做什么重大的挑战。

毕竟如果追求速通,这事可以做得又快又好。

第一天,更换内官及九门守卫,遍赏宫中,把王府戍卫调进来守好宫禁,保证自身安全。

第二天,更换东厂和锦衣卫,掌握北京地头最大两个暴力工具,然后召见勋贵,把京营也拉过来,这样北京就安全了。

第三天,刚好是二十六日,恰逢三、六、九常朝之日,直接就能在朝堂上发起大清洗。

但他又不是什么有洁癖的道德君子,对所谓众正盈朝实在没什么追求。

来自后世的他,是赤裸裸的现实主义者。

只要于国有助,别说魏忠贤,就连孙之獬这等狗才他都能咬着牙用——前提是有用。

把阉党们抄个家,凑个几百万两就了事,那就实在太浪费了。

在这内宫之中,在那统御万里的朝堂之上,有些时候,另外一些东西远比白银珍贵。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摇头一笑,干脆在床榻上盘膝而坐,认真考量起来。

阉党要扫,这是毋庸置疑的。

新君上任,有这么一个完美的靶子来树立权威,收拢事权,不利用简直浪费。

但必须慢扫,稳扫,有质量地扫。

要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扫。

要围绕树立贯彻朝堂新风的目标去扫。

历史上的崇祯在这个过程中犯了好几个错误,其中一些错误甚至延绵到乙巳之变乃至南明时代。

其一,学韩非子那套“主道者,使人莫测。”

表现上就是一会打击魏忠贤,一会封赏,搞得群臣一脸懵逼。

试探了一个月,群臣们才看懂了。

哥,你早说嘛,于是大家一拥而上,把魏忠贤打倒在地。

守成之君这样做没什么问题。

高居宝座,操弄权柄,用裁判角色来控制和发放权力,这实在是华夏帝王心术老生常谈了。

但开国之君、亡国之君,玩这一套东西那真是老寿星上吊——活够了。

猜来猜去,国事资源全都耗在内斗平衡上面了。

其二,问题恰恰就出在倒阉的“一拥而上”。

天启好不容易通过魏忠贤收拢的统一事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