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39章 犯罪心理学真这么牛比吗?(2)

都去学得了,以后坐办公室办案得了。

但在座不少人还是因为许霖的刑侦大师弟子这个身份,而忽略了他的年龄。

推断正不正确不清楚,但听起来是蛮厉害的。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的送风声。

许霖的推理令人印象深刻,但那过于具体的结论,让队里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刑警觉得太过武断,应该是有点问题的。

但他们又不知道具体是哪里有问题。

听说刑侦大师季伯川的学生都是厉害人物,苏清舞就不用说了,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刑警副队长。

这许霖也是个小天才,推理一套一套的。

但要论最厉害,大家还是把目光转向了苏清舞旁边的陆诚。

人家是战绩可查的。

这时,苏清舞轻轻用笔敲了敲桌面,声音清晰而冷静:“许霖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思路,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

她巧妙地将“很有趣”三个字咬得稍重,既肯定了许霖的参与,又自然地引导了话题。

这个其他人不是泛指,而是特指。

很有趣?

许霖看了眼苏清舞,自信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下,但很快恢复自然,他也看向陆诚,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战意味。

陆警官,请指教。

他对自己基于犯罪心理学模型的推导很有信心。

陆诚脑中的思路早就已经很清晰了,他站了起来,走到白板旁边,拿起了马克笔。

“许霖同志运用犯罪心理学进行侧写,大胆假设,这种探索精神值得肯定,尤其是在线索匮乏的初期,能提供一些方向性的思考。”

他先肯定了许霖,但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听出了“但是”即将到来。

“但是,”陆诚果然话锋一转,“侧写是概率学和行为学的结合,它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更不能替代扎实的现场勘察和物证分析。直接将其作为摸排筛查的硬性条件,可能会让我们走弯路,甚至错过真凶。”

许霖的眉头皱了起来,想要辩解,陆诚抬手虚按了一下,继续平静地说:

“我就针对刚才的几个点,结合我们目前掌握的有限信息,谈几点不同的看法,和大家探讨。”

他拿起笔。

“第一,关于年龄和文化程度。推断25岁以下、高中学历,主要依据可能是这类无特定目标报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