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原来很多年前就认识(3)

大起来。

自列国纷争以来,各国为了图强争先变法,变法是为了图强,是为了强国。

若不变法,若不强大自身就会被诸国吞并分食。

秦人深刻体会过列国要分食秦国土地的耻辱。

所以,老秦人口耳相传也好,至少这个精神不能被忘记。

卷宗所记载的各县县志都是有关人口变化的,这也是扶苏近来学习国政的主要功课之一。

其实现在的关中人口,还不及当年秦国东出之前的鼎盛时期。

加之如今的南北形势,人口依旧不够用。

扶苏望向马车外,见到了空旷的关中平原,心中五味杂陈。

郑国渠开挖之后,关中的人口上升过一次,但是也因战争,让人口又一次折损。

直到如今,还未恢复元气。

想要稳住根基,也不能干等,必须要主动吸纳人口。

当年列国纷争时期,黎庶迁居就颇为频繁,甚至这种迁居生活让人们都习惯了。

只要这种风气还在,扶苏觉得以丞相与张苍的才能,让关中再增加五十万人口,应该不在话下。

如此一来,关中就有了百万人口。

慢慢地,让关中成为天下的中心,也不是难事了。

只要关中的粮食储备能够养活百万人口。

对大秦的猛将来说,只要有能养活百万人口的粮食,北伐剿灭匈奴亦不在话下。

快到宁秦县的时候,天色就已入夜了。

车驾缓缓停下,两侧马蹄声也停下了,只有马匹在冷风中时不时打着响鼻的声音。

扶苏下了马车,见到了有一队人马正在迎接。

老将军辛胜上前询问完,便来禀报道:“公子,这是宁秦县的县丞司马欣。”

“臣司马欣,特来迎接公子!”

对方的话语声很响亮,扶苏望着四周,道:“此地是宁秦县的地界?”

司马欣双手作揖,躬着身子,低着头道:“公子此地不是宁秦县的地界,但各县距离此地最远,只有宁秦县距离此地最近。”

路边正是洛水河,河水流动的声音在耳边,倒是夜里听起来还算是悦耳。

扶苏站在冷风中叹息一声,道:“这天寒地冻还来此地迎接,有劳你了。”

公子的话语平静,只是简短的一句话。

司马欣带着自己县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