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陇上传说(3)

在这些年关中依旧丰收,对付这一次西巡还是足够的。

直到黄昏时分,扶苏已写好了十余份粮食划拨的文书,交给了程邈。

翌日早晨,程邈带着十余卷文书来到了军中。

李由就值守在咸阳城的东门前。

两人谈了几句话,当看到程邈带来的文书,李由道:“咸阳的粮仓充盈,可以先调动。”

程邈回道:“我与李校令同行。”

李由与程邈先是按照文书将从咸阳城调度了三万石粮食,吩咐完这些,他们就去各县调取粮草。

老刍是频阳县的一个老秦军,年轻时就跟着王翦去打仗,后来他的儿子与孙子也跟着王翦打仗。

老刍本名是刍,年纪大了就被这里的年轻人笑称老刍。

刍本是寓意可靠的马匹。

不论是当年行军打仗跟着大军奔波各地或者是现在,他都是一个很可靠的人。

当初在军中,时常在王翦左右,出生入死多年。

现在年迈了,回到了县里成了一个老人。

六十余岁的老人,还是县里较好的劳动力,老刍从军中退下来之后,就在频阳县的陶坊做一个陶厉,是这里的陶坊匠。

老秦军有很多人在东出之后,就没有机会回来,老秦军是很苦的,老刍十七岁就开始出去打仗了,直到他与王翦一起从楚国回到了关中,老刍才觉得,他这个老秦军的苦日子终于结束了。

现在来看,老刍每天在陶坊劳作与这里的老妇人说着一些不太好听的笑话,或者是看着玩闹的孙子们一天天长大,老刍还会觉得自己很快活。

得知咸阳来了调令,要来频阳调取粮草,老刍听几个老妇人说起了这件事,他放下手中的陶罐,急匆匆走向了村口。

后方的几个老妇人正在念叨着,这老刍一把年纪,咸阳的调令与他有什么关系。

调取粮草除了县令,肯定还要频阳公出来的。

等须发皆白的王翦从宅邸里出来,就见到了老刍。

老刍站得笔直,他老人家的腰带一直打着十分结实的结,穿着老旧的布鞋。

王翦道:“老兄弟啊,不打仗了,你不用来的。”

老刍还是道:“要是有什么事,老刍可以给将军搭把手。”

老刍称呼王翦还是那句将军,王翦自认打了一辈子的仗,但听到老兄弟说一句将军,王翦眼眶还是忍不住一红。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