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隹告别之后,张良向对方借了书,带回去看。
翌日,隹就回了关中,听王馀说现在关中做好了一种叫做雕版印书之法,有了这个方法,关中就能在半月之内,数十人就能印出几千几万卷书。
数十人能印出几千几万卷书
起初张良是不信这些的,他心中带着怀疑继续看着从支教夫子那里借来的书。
有时张良会与那些十岁左右的孩子坐在一起,听着支教的夫子讲课。
与孩子坐在一起听课,张良不觉得丢人,会有一些小孩子嘲笑自己,可张良依旧执意每天来听课。
此番迁民之后,三川郡迁走了九百户人家,共有四千人。
新来的郡守吴公将几个因迁民而导致人口不足的村子重新整合了起来,并且将空置的村子荒废,将土地空了出来,另作他用。
以至于三川郡多出了好几片,不知道作何用的空地。
秦的迁民之策不仅仅将人口集中了起来,郡守更是将原本零散的各个村子都搬迁在了一起,更好的管理。
这位郡守来到三川郡的第一个月,办的最重要的两件事,便是重新整理这里的土地与人口。
张良问着王馀,他是怎么看待这一次迁民。
原本以为王馀只是一个支教夫子,他会教书,不见得能够在国事说出什么有用的见解,可他的话,却让张良又打开新的眼界。
王馀道:“子良,在你看来迁民之策只是在于强干弱枝?”
所谓强干弱枝之策,就是加强关中,弱化地方。
对此,张良自然觉得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是正确的,这也符合秦对天下进行郡县制的理念,当秦要施行郡县制开始,张良就明白,秦王要将天下的权力收为自己所用。
听到对方的反问,张良神色谦逊地道:“良请夫子教导。”
王馀解释道:“与其说这是为了强干弱枝,不如说这是一个自秦一统天下之后,再分配的一个过程。”
张良思量着这些话,还在消化着话语中的意思。
“以前的关中能够养活五十万人口,经过土地再分配就可以养活百万人口。”王馀对他道:“别看现在的三川郡萧条,以后这里也会好起来的。”
见他依旧沉默不言,王馀满脸的笑容地望着函谷关方向,好似函谷关后方的关中,是他十分重要的精神寄托,他道:“我觉得你应该去好好看看关中,看看现在的咸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