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一章 章敬(3)

“你们这些夫子总是这样,总是将支教事业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就连这么好的机会都会放弃。”

听对方这么说,张良看着眼前的明灭不定的油灯道:“这样的支教夫子有很多吗?”

吕马童道:“当然有很多,所以你们是最受人尊重的。”

这一点,张良确实感受到了,就连这里县府内的人,他们对吃这么多粮食的吕马童没什么好脸色,因为他这个校尉实在是太能吃了。

反倒是自己这个支教夫子,在这里受尽优待,生怕自己吃不饱。

张良将自己的一碗稠粥也端给了吕马童,道:“我吃得不多。”

“多谢。”吕马童端着碗又吃了起来。

张良又看着张贴在县府内的告示,这又是一份写着节气以及这个季节的秦律,在秦律的细致管教下,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是与节气有关,也与秦律有关。

说来,这一次他张良不过是从函谷关入关,匆匆看了一眼与外界不同的关中风光。

张良回想着在潼关城见到的孩子们与那些人们,真要说关中的人与外面的有什么不同,这大概是希望。

那些人眼中都有着希望,而外界的人多少显得有些凋敝且神色麻木。

只有关中人们的生活,才是有希望的。

张良也见到了三川郡的繁盛,其实公子的目光远远不只是在关中,公子肯定要治理的天下的。

从种种政令来推断,公子扶苏是要用支教来确定入仕之途。

而治理天下,公子扶苏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从潼关城走到这里,张良只是匆匆看了眼关中,就明白了公子扶苏的野心。

这是一种以前没有的政令,皇帝嬴政曾想要统一度量衡,是要让天下公平,公子扶苏想让这天下的公平更进一步。

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人都参与到这个巨大的国家的治理中。

秦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大了,它一统中原之后,北伐南征之后,其土地面积是以前六国之地的总和还要多。

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就需要更多赋税的供养,需要更多的官吏治理。

很明显,公子扶苏先选择了后者,他想要更多的官吏。

在吕马童鼾声如雷的夜里,张良看着从潼关带来的书籍,书籍装满了三车,这也是他第一次认真看关中印出来的最新的纸质书。

这些书中的诸多论点是张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