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莺已经找寻到了最佳的狙击点位。
她在耳机里,向廖茂华精准地报告了坐标。
“小白。”
廖茂华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
“你刚才为什么要对她说那些话啊?”
白莺沉默了一阵,调整着瞄准镜的倍率。
然后才冷冷地回答。
“那两把双枪的校准参数从扳机灵敏度、后坐力补偿曲线到能量输出的峰值,全部采用的是量子工业出厂时的‘广谱适应性模板’。”
“模版化的调试?”
“是的,但是保养又非常精细,看得出来,这把枪的主人在自己能理解的最大范围内,把养护做到了极致。”
“你的意思是?”
“这意味着,她没有将这把双枪当做她的个人战具,而是当做了随时可以交接的战队财产。”
“这不是很正常的吗?”
廖茂华不解地问道。
“对你来说,或许正常。”
白莺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不耐烦。
“小白,你怎么对其他前辈那么有礼貌,对我这么不耐烦啊。”
她不想承认,自己对这个名义上的“前辈”。
真的很难提起敬意。
虽然战队里的所有人都说,廖茂华并非是顶替林笙的战术位置。
但白莺看得出来,他就是为了填补空缺的。
虽然他今年才被提拔上来。
但林笙走后,战队就开始重点培养他。
这让白莺很是不爽。
为了转移话题,她继续刚才的解释。
“任何一个双枪选手拿到fox的那两把枪,都能立刻上手,发挥出80%的水平。”
“因为它的所有设定都是基于一个‘标准使用者’的平均数据模型,它被设计出来,就是为了去迎合所有人。”
“但也仅仅如此。它没有灵魂,没有习惯性。”
“没有一个顶尖选手会愿意将它当做自己生死相托的伙伴。”
“因为它在迎合所有人的同时,也拒绝为任何一个人做出最极致的改变。”
“明白了,小白。不要聊天了,要开始比赛了。”
廖茂华恍然大悟,然后迅速切回了战斗状态。
白莺差点没被他这句话噎死。
“你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