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弟十章-那声音在替他呼吸(2)

他从随身携带的勘察箱里取出一支便携式高精度分abe仪,凑近赵婉的喉咙。

屏幕上的数字让他倒吸一口凉气:6分贝。

这个声压,远低于人类能听到的最低阈值20分贝。

他能“听”到,是因为他的大脑在石碑事件后,对这类特殊频率变得异常敏感。

但对普通人而言,这声音根本不存在。

它甚至不是赵婉用气息唱出来的。

分贝仪的传感器清晰地显示,声源是她声带极其细微的高频振动,几乎没有气流的参与。

一个濒死的、呼吸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人,是如何驱动声带发出这种持续不断的振动的?

沈默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冰冷的结论:这不是赵婉在唱是“它”,在借用她的声带,将她变成了一个生物扬声器。

他迅速将赵婉的身体状况交由赶来的医疗组处理,自己则拿起了被封存在证物袋里的赵婉的手机。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答案可能藏在里面。

指纹解锁后,他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异常——手机的录音应用,在他和赵婉都未曾操作过的情况下,自动在后台运行了整整三个小时。

文件列表的顶端,一个名为“未命名07”的文件静静地躺在那里。

第七个。

沈默的心沉了下去。

他将音频文件导入笔记本电脑里的专业频谱分析软件。

原始音轨充满了电流的杂音和环境的白噪音,但在他一层层剥离掉这些干扰后,一段隐藏在最底层的波形终于显现出来。

那是一段持续了整整18秒的、清晰的次声波段哼唱。

软件精准地捕捉到了它的主频率:18.7赫兹。

这个数字让沈默的瞳孔骤然收缩。

18.7赫兹,这恰好是人脑α波最容易产生共振的区间之一。

α波与人的平静、放松甚至潜意识状态直接相关。

这段次声波,简直就像一把钥匙,能够直接撬开人类潜意识的大门。

更诡异的还在后面。

在那看似平滑的波形图中,隐藏着一系列极具规律的脉冲起伏。

这绝非自然形成。

沈默立刻启动了傅里叶变换解码模块。

几秒钟后,一行由点和划组成的序列被翻译成了文字,投射在屏幕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