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弟十四章-七分钟前(3)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整,连接他大脑的监测仪上,代表视觉皮层的区域波形图出现了一簇微弱但清晰的异常放电。

沈默保持不动,继续注视。

时间走到六分二十秒时,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他眼前的镜中,那个与他一模一样的倒影,毫无征兆地、轻轻地眨了一下眼睛。

而沈默本人,纹丝未动。

他心脏猛地一缩,几乎是立刻转身退出了环境舱。

他站在舱外,透过观察窗看向里面的镜子,镜中的倒影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开而立刻消失,而是延迟了约零点五秒,才像水波一样散去。

谜底揭晓了。

“注视”是唯一的触发条件,而且必须是裸眼接收镜面反射出的、未经衰减的光线信息。

墨镜过滤了特定波长的光,切断了这种连接。

沈默立刻在白板上写下了他的模型假说——“认知置换”。

镜中的“教师”并非鬼魂或实体,它是一种高维度的信息病毒。

当人裸眼注视镜面时,镜子就如同一个端口,将这种“病毒”通过反射光植入观察者的大脑。

它会精准地攻击、劫持人类的自我认知系统,用一段固化的、充满怨念的人格数据,逐步覆盖掉观察者原有的人格。

最终,让每一个注视它的人,都变成那个“被世人遗忘的加害者”。

为了验证这个模型,他申请了两名志愿者,进行了一场严格的双盲实验。

一人戴着与他之前试验时相同的墨镜,另一人戴着普通的平光眼镜。

两人被要求轮流观察镜子。

结果不出所料,戴墨镜的志愿者在十五分钟后毫无感觉,而戴普通眼镜的志愿者,仅仅在第七分钟时,就出现了明显的记忆混乱和人格偏移症状,他开始焦躁不安,嘴里反复念叨着一些零碎的句子,坚称“那些孩子不听话”,说“自己曾在孤儿院任教”。

实验被立刻中止。

沈默终于明白了,对抗这面镜子的方法,不是用桃木剑或符咒,更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它砸碎——那或许会释放出更可怕的东西。

唯一的方法,是切断它的“认知通道”。

当天深夜,警局物证保管室的警报突然大作。

沈默赶到时,正看到林小雅被两名警员死死架住,她状若疯狂,眼睛死死盯着那个被特殊纤维布包裹、贴满封条的镜子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