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20章-比喻(2)

血为钟。’”

她转向沈默,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沈默,我们都搞错了!第一个听见‘林秋棠’这个名字的人,不是受害者!她是自愿的!她自愿成为了第一个‘回声’的容器,一个‘命名祭司’!而‘林秋棠’这个名字本身它不是人名,它是一道指令,是开启整个‘残响’系统的原始口令!”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守护在旁的小舟,毫无征兆地双膝跪地,双手张开,用掌心猛地拍击了三下地面。

“咚——咚——咚——”

沉闷的低频震动透过水泥地传导开来,让金属解剖台都发出了嗡嗡的颤音。

苏晚萤的脸色瞬间变得比纸还白。

这是他们之间早已约定好的最高等级警报——“信息污染过载”,意味着现实的结构,正在被“残响”侵蚀,开始出现无法逆转的扭曲。

她猛地环顾四周。

解剖台边缘那道被灯光拉长的影子,在沈默身体轻微晃动时,竟然比他的动作延迟了整整半秒才跟着移动,仿佛被粘稠的空气拖拽着。

隔离室的独立通风口里,吹出的不再是过滤后的洁净空气,而是一股浓烈的、仿佛焚烧旧报纸和档案袋的纸灰气味。

更诡异的一幕发生了。

沈默在手术中从鼻腔渗出的几滴黑色血液,落在冰冷的地砖上,并未像正常血液那样凝固。

它们像拥有了智能的蚁群,悄无声息地蠕动、汇聚,最终在墙角的位置,缓缓拼出了两个歪歪扭扭的字——

关门。

苏晚萤的心沉到了谷底。

这间为了防止污染物扩散的特种生物隔离室,从设计之初就没有门把手,一旦从内部锁闭,除非外部授权,否则就是一座绝对的牢笼。

这是警告,也是陷阱。

“来不及了,”沈寞的声音沙哑但异常镇定,“它在封锁现场。必须启动临时净化程序。”

他指向墙角一台落满灰尘的老旧设备,那是一台被淘汰的声纹仪,但里面的硬盘还储存着他过去几个月的所有研究数据。

“用它播放‘无声的诉说’,就是我之前记录下的,那种只存在于电磁脉冲中的‘语言’。”沈默喘息着,飞速解释他的逻辑,“模拟一次大规模的信息溢出,让它误以为‘宿主’已经崩溃,诱使它为了自保,主动释放所有储存的记忆数据流。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苏日萤和小舟对视一眼,立刻行动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