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和推测,小舟则用他残存的感知能力,为她确认了那个方向上的“信息浓度”异常。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她脑中成型——设计一个“信息诱捕装置”。
她没有再使用吸音纸,而是找到了一张沈默遗留下来的、经过特殊药剂浸泡的羊皮纸。
这种纸张对能量波动极为敏感。
她拿起笔,在上面写下了一段伪造的日志,内容刻意充满了矛盾、犹豫和剧烈的情绪波动。
“我后悔了或许我应该说出来被聆听才是存在的意义,我为什么要抗拒?你们说得对,只要代价可以承受,我可以成为传话的媒介”
她将这段充满“诱惑”的文字,放置在阁楼通风口的正下方。
那里,是整栋建筑气流交换的核心,也是信息最容易汇聚和流动的节点。
当晚,她架设好高速摄像机,静静等待。
午夜时分,异变陡生。
那张羊皮纸在没有任何火源的情况下,边缘开始泛起幽幽的蓝光,随即无火自燃。
火焰的燃烧速度远超正常,并且以一种诡异的螺旋形态盘旋上升,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拧动着。
苏晚萤目不转睛地盯着摄像机屏幕。
在慢放一千倍的镜头下,她清晰地看到,那螺旋状的火舌末端,形成了一个微型气旋。
气旋的核心,正是那些被碳化的、承载着伪造信息的颗粒。
它们被裹挟着,没有四散,而是被一股精准的力量牵引,定向飞向屋顶深处的一根废弃的黄铜暗管。
目标锁定。
她戴上防护手套和护目镜,顺着那根早已锈迹斑斑的管道一路追踪。
管道的尽头,在阁楼的夹层里,连接着一块腐朽的承重木板。
当她撬开覆盖在上面的杂物,那块木板的背面赫然暴露在手电光下。
她的呼吸为之一滞。
木板的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刻痕,深浅交错,大小不一,仿佛被无数人、在无数个日夜里,用指甲、用石块、用尽一切工具疯狂地书写。
而所有的刻痕,都在重复同一个字——
她戴着绝缘手套的指尖,仅仅是轻轻触碰了一下那如同浮雕般的表面。
无数尖锐、嘈杂、混乱的陌生声音片段瞬间涌入她的脑海。
“救我”“听我说完,我没说完”“你知道真相在哪里”“为什么不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