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两个要求,一次满足(1)

种星星的人是一部关于支教的外国电影,男主因为生活受挫去乡下支教,最后爱上了这个地方,选择留下来。

这是部上世纪末的国际佳作,国内也翻拍过很多次,但都没能拍出原片独有的风格。

余惟看着剧本,这次真的改无可改。

昨天的剧本只是恰好和他印象中的名场面相符合,不过很显然,他这次并没有那么逆天的好运气。

生活也不可能处处是巧合,余惟犹豫了半天,还是把剧本还给了林沂。

“这剧情很完整,我就不献丑了。”

如果余惟没记错,这应该是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他要真硬改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没关系,这段戏的台词国内翻拍了三个版本都没有改动,还是不改为好。”

池乐萦的话紧随其后,似乎是早就准备好的打圆场话术,林沂微笑着点点头,对这番话表示认可。

要知道国内的改编,或者说是魔改可是很严重的,很多好片子一旦经过导演的大手,就容易改得面目全非。

喜欢搞翻拍的一般都是中小导演或者跨界的导演,很容易魔改和夹带私货,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种星星的人结尾这段戏愣是无人敢改。

主要原因还是它过于经典,一改动就没内味。

“这段戏确实不好改,没事你还是可以写,剪刀你应该听过吧。”

林沂本就打算让余惟写她的歌,剧本算是临时起意,国际佳片不好改动很正常,她也不会借此为难人。

余惟还真没听过。

他来到这之后听歌很少,偶尔听歌也只听陈平的,也就是那一位改变世界线的国际巨星,疑似穿越者前辈。

姓陈,名平,再加个“安”字他就是妥妥的主角模板,可惜,就因为缺了这个“安”,所以走得早

不过嘛,陈老先生的歌他以前也没听过,显然不是地球老乡。

言归正传,沂姐这首剪刀是把时间比作剪刀,把生命的绸缎一节一节的剪去,算是一种对时光无情的隐喻。

余惟借着试镜角色的由头在旁边听了三遍,这才体会到了池乐萦为什么能听哭。

这首歌呼应都市人群的“时间焦虑”,如职场压力、人生规划等现实议题,看着时光流逝却无能为力,压力大的时候确实容易哭。

他下意识看了眼池乐萦,对方只是会意地笑笑,似乎对这种略带问询的眼神毫不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