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老实的过分了,从头到尾都是按照流程在走,不仅没整花活,就连串场词都是原汁原味。
要不是已经拍了四期余惟都快以为综艺才刚刚开始,按照节目组的尿性,怕不是偷偷酝酿了个大的。
趁着拍摄暂停,余惟主动跟素人小兄弟打了个招呼,他叫胡兴,自称是网文爱好者。
爱好者,这玩意还能有爱好者呢?
读者就读者作者就作者,爱好者是什么门类,懂了,想写但懒得动笔,亦或是试过但是没能签约。
怪不得叫“想写”,合着是单纯的想写,还没开始
“余巨,可以教我写吗?”
这称呼也是网文圈独有了,什么巨什么神什么佬,余惟当扑街那几年听的最多的就是这几句。
“学术不端,都以同行相称了,肯定是叫笔名啊。”
“不好意思,菇神。”
其实余惟这番话反而消除了胡兴几分紧张感,同行与同行,肯定比明星与素人之间的距离要近的多。
两人闲聊几句,胡兴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他今年刚毕业,本来想像同学一样找个班上,却陷入了爸妈考研考公建议的漩涡里。
他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家境没有多好,但也不至于揭不开锅。
双非普本,没有学历带来的优势,也没有闯荡社会的经验,没有叛逆的享受过青春,但听话也没能让他的成绩更进一步。
“所以,这跟写书有什么关系?”
“我想做点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比如写故事什么的,我从小就喜欢,幻想各种各样的情节”
“ok。”
作为一个老扑街余惟太懂这种心情了,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基本每一个爱看书的人都有创作的想法。
有些付诸行动,有些望而却步,还有一些就是像胡兴这样,想又没多想,放弃又不肯。
心血来潮的时候会到处搜怎么成为作者,热情冷却了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又会默默删掉
实在迷茫了又想捡起来,然后一次又一次的重复,间歇性创作,持续性退圈。
胡兴像一个挨训的学生,下意识缩着脑袋,想听听余惟对他有什么教诲。
“唉。”
余惟感觉待会无论他说什么,这小子都会嗯嗯的点头,事后其实依旧什么也没听懂。
感觉生活中到处都不乏这样的人,内向,木讷,三分钟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