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压下了心中的纷乱思绪。
更让她们感到惊奇的是,马车每行至一个岔路口,便能看到路中央竖立着的醒目指示牌。
白底红字,箭头清晰指向“清北书院”方向。
而在每个指示牌旁,都笔挺地站立着一名身着统一黑色皮甲、腰佩横刀、神情肃穆的秦府亲卫。
这些亲卫年纪不大,但个个眼神锐利,身姿挺拔,如同出鞘的利剑。
他们并非简单地站立,而是时刻关注着来往车驾,见到有车辆迟疑或方向不对,便会主动上前,抱拳行礼,声音清晰洪亮地指引:
“贵客请沿此路直行,前方即是书院!”
语气不卑不亢,动作干净利落,显示出极高的素养。
“这秦明治下竟如此严整。”
郑观音看着窗外又一队被顺利指引前行的车马,低声感慨。
“区区指引之事,便能做得如此滴水不漏,秩序井然。”
“他的手段,确实不凡。”
郑观音心中对秦明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她默默看着,轻纱下的嘴唇微微抿起。
随着马车深入,路上的车驾越来越多,各式各样的徽记让人眼花缭乱。
程家的、尉迟家的、房家的、长孙家的、裴家的、柳家的几乎囊括了长安城所有顶级的权势人物。
许多车驾在看到郑家的徽记时,都微微放缓了速度,显然认出了这是五姓七望之一的荥阳郑氏的车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