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41章 阳谋之下 虎符催征(3)

,进入指定区域,与日军第10、第16师团等部进行正面迟滞作战。推演未来十五天战局发展及我军可能损失。

系统界面光芒流转,数字和线条疯狂跳动,旋即弹出一个冰冷的评估报告:

战术目标达成概率(成功迟滞日军7天):42%

预计我军伤亡:60%-75%(基于日军火力、制空权及平原作战环境模型)

核心风险:部队极可能被日军优势兵力粘住、分割、包围,重装备(炮兵)损失风险极高,有全军覆没之虞。

推演结果触目惊心。

推演替代方案:仅派出部分机动兵力(例如,以陈阿海417旅为基干,配属骑兵、部分炮兵,约一万人),以高度机动方式,对西进日军侧翼及后勤线进行袭扰作战,主力仍隐匿于山中。推演效果及风险。

系统再次运行,新的推演结果浮现:

战术目标达成概率(有效迟滞干扰日军):68%

预计出击部队伤亡:15%-30%(取决于指挥灵活性与接战频率)

战略收益:保存师主力,维持持续作战能力。政治上部分响应命令,可周旋。

核心风险:出击部队需极高指挥艺术,若被日军精锐快速部队咬住,仍可能遭受重创;可能面临武汉方面“作战不力”的指责。

王林缓缓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山中微凉潮湿的空气。系统的方案很好,几乎是目前处境下的最优解。但是

他没有立刻采纳,也没有向王光道和钟光邦转述系统的方案。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脑海中翻腾的不仅仅是军事推演,更是系统无法完全量化的东西:武汉那位的真正底线在哪里?这份命令的背后,除了阳谋,是否还有更深的陷阱?派出万余人,若真的损失了三分之一,对士气的打击有多大?根据地隐藏得够不够好?还有,那成千上万即将走向那片死亡平原的战士们的面孔,139师虽然壮,但是在平原直面师团级别还是有些勉强,虽能打,甚至击败,但是139师估计也要损失殆尽,而且敌人有增援,自己可没有,国民党内部都是保全自身为己任的多,不然富金山也不至于只有自己增援了,大别山可是还有国军四个军在驻守,两个兵团一左一右驻守大别山要点呢,但是71军都快打没了,都没见有部队出来支援。

他需要权衡的,远不止胜负概率。

王林睁开眼,目光重新聚焦在那份电报上,眼神深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