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222章 最后一个大明人(4)

罗忠达看着泪如雨下的父亲,神色终于由迟疑转向了坚定,他突然坐下,和老父亲一起,大吃大喝了起来。

这一下,不但两个弟弟惊呆了,父亲罗阿爷也停下了啜泣,震惊的看着长子。

罗忠达也饮下一大碗酒,看着父亲和两个弟弟咧嘴一笑。

“父亲,阮家人可不少,为了安全,他们绝不会都上一条船的。”

“这事要做,就要做的万无一失,日后到了九泉之下,见了祖宗也能抬起头来。”

“阿安,阿平,我福薄,只有三女,身后连个香火都没,此乃平生最大的憾事。

你们要告诉莫五,让他做主给我幼娘找个听话的上门女婿,日后得了外孙,须得姓罗,就当是我孙子了。”

。。。。

而就在明香人合祠祭拜的社亭不远处,刘家的刘知三也在远处拜别家人后,准备离开了。

他是第一批跟着莫子布走的明香人,很得莫子布的信任,具体到什么程度呢?

莫子布从缅甸阿瓦抢回来了快二百多万两金银珠宝,现在都在由刘知三管理。

为了防止大量白银突然进入市场导致的通货膨胀,刘知三正在莫子布的授意下,将钱窖存起来,并用它开始秘密筹备铸币厂和兴唐太学。

前者是要准备在南洋开始推行新货币以及兑换政策,收整个南洋的铸币税,甚至不排除跟欧洲一样,发行宝钞(纸币)。

当然,这还处在最开始的阶段,远没到发行宝钞的时候,但这么重要的事情,是刘知三在主持,可见他在莫子布这的地位。

至于后者,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太学分了两个门类,心理院与天工院。

心理院可不是教授心理学的,而是心学和理学的意思。

要定安南,文武两手都要准备,甚至文的一手还要更重要的一些。

所以莫子布准备在安南掀起一场文化大辩论了,表面上是在辩论理学和心学,但实际上是在为把安南拉回中央朝廷内部做舆论铺垫。

天工院则更是莫子布心里的重中之重,只等形势一稳定,我莫大王还能记住的那些物理、化学知识,将会在这里,开始播种。

工业化不但需要资金和需求,还需要人才,莫子布虽然还没有进入红河平原,但准备可以先做,把人才储备起来,三五年后,就能发挥作用了。

不过,如此受信任的刘知三,此时还是觉得心神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