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抖,那面片瞬间变成宽窄均匀、韧劲十足的裤带面,下锅煮熟捞出,面上再铺上焯好的青菜,盖上厚厚的辣椒粉、蒜末、葱花,再放上盐和肉臊子。
最后,“刺啦”一声,一勺滚烫的热油泼上去!
瞬间,辣椒和蒜末、葱花的焦香被激发出来,混合着面香,形成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强烈诱惑!
这油泼面一推出,立刻成了清水村所有人的新宠,尤其是干活的汉子们,呼噜噜一碗下肚,额头冒汗,浑身舒坦,直呼过瘾。
连带着狗娃带来的那些辣椒,也成了村里人心头好,各个都说明年也要种。
看着狗娃这般能干,好几个家里有适龄姑娘的婶子,都忍不住凑到刘氏身边,旁敲侧击地打听:
“大牛家的,狗娃今年快十二了吧?这娃真能干,模样也周正,说亲了没呀?”
“是啊是啊,这么好的娃,可得早点定下来。我娘家侄女,勤快着呢,模样也好”
刘氏被问得满脸是笑,心里既骄傲又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好含糊地应付着:“他还小,还小呢!他爷说了,男孩子得多见见世面,不着急,不着急这事还得他爷和他三叔拿主意。”
她可不敢随便应承,如今家里门楣高了,狗娃的亲事,怎么也得等他爷和他三叔好好商量。
第二天,正日子到了。
整个清水村仿佛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村口,一座崭新的、用青石雕琢的举人牌坊已经巍然矗立,上面蒙着大红的绸布,等着吉时揭幕。
牌坊不远处,临时搭起的戏台上,锣鼓铿锵,秦腔那高亢激昂的唱腔已经响彻云霄,夺锦楼唱得是热热闹闹。
台下,黑压压一片,不仅是清水村的村民,连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赶来了,卖零嘴、糖人、零碎杂货和吃食的小贩也闻风而至,俨然成了一个小集市,人声鼎沸,比过年还热闹十倍。
王明远也被家人精心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青色襕衫,头戴方巾,更显得清俊儒雅。
他被家人和村长簇拥着,来到村口的牌坊下。
吉时已到,锣鼓声暂歇。
村长王金福深吸一口气,走到人群前方,他今日特意穿了件新的绸衫,脸上激动得泛红。
他手里拿着一张红纸,上面是他琢磨了好几天、又请王明远看过修改的揭彩词。
他清了清嗓子,运足了中气,用带着浓重乡音却无比洪亮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