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6章 制片人(3)

行,一点拍电影的东西都不懂。

李茂森不知道怎么解释。

最初他估算的成本是按照独立制片方式来计算的。

这部电影时长108分钟。

他有把握用10盒胶片拍完整部电影,预计花费8万块。

预计拍摄周期控制在20天以内。

其他的挑选演员、搭建场地、衣食住行等,预计花费4万块。

总预算大约12万上下。

10万块节衣缩食也能拍出来。

可杨学生不知道他的能力和打算,在估算制片成本时也会大幅提高,宁可算得多了,也不能算得少了。

“杨主任,要不我们先用10万块拍,不够的话再想别的办法?”

“那不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只有10万块,连预算的六分之一都不到,怎么拍电影?不行,汪厂长不能这样欺负人,我要去找他。”

杨学生拉开办公室的房门匆匆走了。

李茂森继续在办公室里画分镜头脚本,过了大约半个小时,杨学生满脸沮丧地回来,眼圈红红的,像是刚哭过一场。

“汪厂长不给钱?”

“厂长说厂里没钱,最多再追加五万块,短缺的部分让我们自己想办法。”

杨制片唉声叹气。

“也就是说我们有15万块用来拍电影?”

李茂森忽然觉得自己挺有钱的,想当年刚从中戏毕业,他和朋友写了个剧本准备拍成电影,可惜没有人肯投资,大家七拼八凑,凑了32万,勉强把电影拍出来。

那一次为了拍电影他们节衣缩食,吃尽苦头,好在电影上映后反响不错,他们的电影在京都大学生电影节上拿到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他也因为这部电影名声鹊起。

在省钱拍电影上他是半个行家,所以听说有15万块,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快点拍电影。

“那不行,十五万块够什么,最少也要40万。李大导演,要不你再想想办法,既然你能说服厂长投资,我相信你也能从其他地方拉到投资。”

杨制片期待地看着他,希望传闻是真的,他也是个二代。

“到其他地方拉投资?这是北影的电影,其他人投资怎么收回回报?”

“这个简单。”

在1984以前,电影发行体制实施’统购统销’和’层级发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