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5章 金钱美色(3)

为电影节历史上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华语电影,它的名气也直线增长,从冷门变成热门。

很多国际片商都在争抢它的发行权。

“李导演,我愿意再加15万美元,拿下除欧洲地区之外所有地区的发行权。”

马克莱文森笑道。

再加15万就是50万美元。

这部电影他们投资10万块,赚回来50多万美元,赚大了。

唐杰克激动得脸色涨红,不停冲李茂森眨眼睛。

李茂森摇摇头,“莱文森先生,我和进藤淳一先生聊过,我们聊的很不错,计划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所以亚洲和澳洲地区版权不能卖给别的公司。剩下美洲部分,如果你感兴趣,我愿意以40万美元价格交给福克斯影业发行。”

“40万美元?只有美洲部分?”

马克莱文森摇摇头,瘦削脸上露出明显的不满。

一个都不能少是华语电影,背景在华夏内地,故事情节比较文艺,在美洲地区不会有多少人看,票房收入也不会太多。

而李茂森却开口要40万美元。

北美票房成绩需要达到100万美元才能回本。

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数字。

唐杰克也觉得李茂森在狮子大开口,他挤挤眼睛,要李茂森少要一点。

李茂森手指叩了叩桌子,声音坚定地说,“莱文森先生,据我所知,当前北美地区华人群体人数众多,有数百万人,这是一个值得挖掘的电影市场。

此外在华夏改革开放后,美国各界对华夏的关注度提高,他们迫切希望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华夏的情况。

而当前北美电影市场上优秀的华夏电影作品极少,供需关系极度不平衡,这也导致上半年红高粱在北美上映后,引起观影热潮,在北美地区拿到近两百万美元票房。

相比较而言,一个都不能少艺术水平高,剧情简单,观影门槛低,市场前景更广阔一些。

我相信电影在北美地区上映后,票房成绩也会比红高粱出色,拿到这部电影发行权的公司也会大赚一笔,这就是我敢报价40万美元的理由。”

唐杰克渐渐安静下来,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北美地区想看华夏电影的群体多,但好的电影极少,当商品供不应求时,市场上就会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是卖方市场。

要是这样的话,40万美元就太少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