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66章 刘奶奶脸颊滚烫(2)

退还给编剧本人。

新编剧剧本通过率更低。

第二关是资历关。

每次编辑部那里发现好剧本,或者写出来一个好剧本,厂里就会召集导演们研读。

有兴趣的导演们可以写出拍摄计划,交给制片委员会审议。

由委员会决定导演的人选。

而委员会在挑选导演时,更看重导演的资历和过去成绩,几乎不会考虑新人导演或者没有成绩的导演。

第三关是预算关。

厂里项目预算审核权主要在制片委员会手里。

北影制片委员会又以严苛著称,每年他们毙掉的电影项目有上百部,通过不到十部,其中大都是老导演们的项目。

制片委员会也因此被称作‘鬼门关’。

有这三重关卡在,一个电影项目要想在厂里通过难度极大。

而李茂森的电影项目从剧本到立项,前后用了不到半个月时间。

太快了。

即使是厂里的老导演,也没有享受过这么快的速度。

刘小庆听到这里,忍不住笑了笑。

李茂森确实很厉害,一来北影就把厂里的规矩戳得稀巴烂,创造许多叫人惊叹的记录,真了不起,也不愧是自己投资过的男人。

“谢导,我听说李茂森这个项目总投资高达一百多万,比很多老资格导演的项目投资还高,厂里把这么多资金交给他来管理,也不担心亏本?”

姜导手里拿着一根树枝,边掰扯边用粗犷的声音问谢铁丽导演。

谢导拿着保温杯说,“李导拿过金狮奖,在拍电影上有一定的经验,这次他敢把预算提高到120万,心里肯定有谱,我们不用替他担心。”

“我觉得姜导的担心还有道理的。”

制片赵永刚说,“很多年轻导演在成功过一次后,就盲目扩大预算,想要拍大片,可最后输多赢少。李导自然是个很优秀的导演,可他太年轻了,才22岁,没有在学院里系统学习过,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都不够扎实,厂里突然让他执导这种大电影项目,他能应付过来?”

副导演赵园点点头,“我也有这种感觉,李导今年22岁,正是读书的年龄,厂里要是打算培养他,就该安排他到学校里读书,等他读几年书出来再当导演。现在厂里看到一个都不能少大卖,就赶紧让李导拍摄新电影,太急功近利了,也不利于李导未来的成长。”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