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 大战序幕(5)

个时代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徐铉虽然在性格方面有些争强好胜,却也注定是一个识货的人,所以赵德昭抄袭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还没写完一半,徐铉就已经脸色大变,身体微微颤抖,额头上更是冷汗淋漓,旁边的王溥和刘温叟等人也是个个瞠目结舌,紧张得几乎忘记呼吸。

最后,写完了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后,赵德昭这才抬起头,向徐铉微笑问道:“徐前辈,小王的这首水调歌头,写得如何?”

双手颤抖着拿起那首已经写完的水调歌头,低声吟念了一遍后,徐铉不由得自言自语道:“一字都不能改,一个字都不能改动!那怕改动一个字,都是在暴殄天物!煮鹤焚琴!”

王溥和刘温叟等著名文人纷纷点头,发自内心的赞同这个观点,赵光义则是表情僵硬,不断在心里说道:“本王,不是在做梦吧?这个小畜生,真有这么好的学问?”

“下一首是一首上元词,是小王在今年元宵节游览朱雀大街时,突然有感而发写下来的。”

鬼扯着诗词的来历,赵德昭又信手下了第二首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徐铉这一次的反应更加夸张,赵德昭的这首词,还没有写完,他的眼中就已经流下了浑浊泪水,而当赵德昭写完了那句著名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徐铉更是直接哭出声音,拿起赵德昭亲笔写下的诗词一边大声念诵,一边哭得是老泪纵横,哽咽道:“死而无憾,死而无憾!有生之年能够读到这样精彩绝伦的诗词,老夫这辈子可以死而无憾了!”

“大王,既然你早就已经写下了这样的诗词,为什么不早些拿出来让我们瞻仰?”刘温叟也是跺起了脚,无比遗憾自己直到现在才能看到这样的诗词。

“偶有所得,不敢献丑。”赵德昭假惺惺的谦虚,又说道:“要不第三首词就别写了,父皇应该马上就要到了,不能耽搁了庆典大事!”

“不——!”

刘温叟和王溥等无数文人同时大吼出声,徐铉更是扑通一声跪倒在了赵德昭的面前,抱着赵德昭的大腿哀求道:“大王,请一定要写,一定要写,不能瞻仰你的第三首诗词,老夫肯定死不瞑目啊!”

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在无数朝臣近乎于哀求的恳请中,赵德昭还是重新坐下了来,提笔又写下了岳武穆的那首满江红——当然,靖康耻被改成了燕云耻。

好不容易等到赵德昭放下毛笔,全场哗然的同时,徐铉也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