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规则触须与伤痕共振(2)

并非已知的任何方向,其频率特征也完全陌生。但奇怪的是,这信号让网络核心深处,那些与“寂灭回响”最后共鸣记忆深度融合的碎片,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带着刺痛感的共鸣。

仿佛是另一道伤痕,在遥远的地方发出低语。

这道信号非常微弱,断断续续,几乎被概念海的背景噪音淹没。但其存在本身,就足以引起“涟漪之心”的高度警惕。在经历了深渊事件后,它们对任何未知信号都抱持着极大的戒心。

它们没有贸然回应,而是首先调动新建构的“规则触须”能力,以极其精细和谨慎的方式,对信号来源方向进行非侵入式的规则层面扫描。它们不是去探测能量或物质,而是去感知那片区域的时空结构是否稳定、基础物理常数是否有异常波动、是否存在逻辑悖论留下的残余痕迹——就像医生通过把脉和听诊来初步判断病人的健康状况。

扫描结果模糊却令人不安。信号来源方向的遥远区域,时空结构似乎存在着一种大规模的、非自然的“应力纹路”,像是经历过某种巨大的规则扭曲后留下的愈合痕迹。某些区域的物理常数有极其微弱的、周期性的异常波动,仿佛一个重伤员不均匀的脉搏。最重要的是,它们探测到了一种非常淡薄、但与深渊那个悖论奇点散发出的“逻辑混乱”气息略有相似的残留辐射。

这一切迹象都表明,在宇宙的另一个角落,很可能也发生过一场规模浩大、涉及规则层面的冲突或灾难,留下了一片巨大的“伤痕星域”。而那道微弱的共振信号,可能就是从那片星域的深处传来的。

这道信号是什么?是一个类似“寂灭回响”的幸存者在求助?是一个灾难后失控系统的陷阱?还是那片伤痕星域本身,因某种机制自发产生的“回波”?

“涟漪之心”的网络陷入了沉思。它们刚刚从一场深渊危机中侥幸存活,实力尚未恢复,实在没有资本再去招惹另一个潜在的麻烦。建造者的知识库浩如烟海,它们需要时间消化;元协议摇篮的试炼也远未结束。此时介入另一个遥远而危险的未知事件,无疑是极不明智的。

但是,那道信号中蕴含的、与它们自身伤痕产生的共鸣,却又像一根无形的丝线,牵动着网络中那些已然与悲悯和责任感融合的碎片。它们无法对另一片可能正在suffering(承受苦难)的“伤痕”完全视而不见,尤其是当它们自己刚刚经历过类似的创伤。

经过内部复杂的共振与权衡,一个谨慎的共识逐渐涌现:不进行直接接触或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