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9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1)

“您真是浮生,斗牛的作者浮生?”

“如假包换!”

当陈浮生带着家人坐着火车离开江城,并且还在车上和两位女读者相认的时候,他所不知道的是,自己的小说成功的帮助芳草的第一期杂志在湖北书市上打开了销量。

目前杂志社投入到市面上的第一批五万册的库存已经销售一空,随着口碑的发酵,各大书店的订单正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甚至就连省外的订单也来了。

照目前的趋势看来,杂志社改名芳草之后取得了一个非常亮眼的开门红,可以预见,第一期杂志销量会很可观。

但是现在有个问题,他们杂志社没料到这期杂志会卖得这么好,所以并未提前准备太多的库存,这可能导致接下来的供货速度,会跟不上各大书店的订书速度。

当然,这是幸福的烦恼,全国任何一家杂志社都乐见其成。

话又说回来,酒香也怕巷子深。

可是为什么这期芳草刚改名,主打的小说也是陈浮生一个新人的作品,却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能取得这么辉煌的一个成绩呢?

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是杂志社的宣传做的很到位。

比如说这两天很多湖北纸媒都下次进行了报道。

再比如说杂志社还请了许多名人帮忙‘打广告’,像李自成的作者姚雪根、哥德巴赫猜想的作者徐驰、著名诗人曾卓、还有去年刚加入作协的刘福道等一批湖北籍的知名作家和诗人,都站出来为芳草或者是斗牛进行了一番摇旗呐喊。

第二点的关键在于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事实上这期芳草杂志不仅是陈浮生的斗牛够硬,包括挑选的其他几部作品,也都是精品。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了第三点,也就是读者的口口相传。

而这三点原因综合起来,才造就了现在芳草的第一期杂志在湖北书市上卖得非常好。

至于这期芳草杂志出了省后还能不能继续畅销,以及最后陈浮生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小说斗牛能不能帮助他在全国闻名,这个现在真不好说,因为有太多影响因素了,并非质量好,就一定可以成为爆款,所以还需要等子弹飞一会儿。

韩弎坪是四川人,1953年出生在旺苍县,一个干部家庭。

刚满27岁的他,已经是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副导演兼艺术中心主任。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