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居的人多,特意多摘了些,换作他们一家子,吃上个三五天也吃不完。
江茉道:“我看这些果子都很新鲜,想试着将它们做成其他东西卖,就像饭馆里卖的山楂酱一样。”
山楂的季节已经过去,饭馆里剩下的山楂酱也不多了,马上就要告罄。
这个枇杷来得正好,可以做成枇杷膏,接替一下山楂酱。
原来是这样,段娘子恍然大悟,想都不想直接一口答应下来。
“没有问题!我帮江老板去问,肯定有人愿意去摘的!”
实在不行,她就发动全家的力量去帮忙摘。
山上的果子又不要钱,还能卖个好价钱,这谁不乐意呢?
傻子才不乐意。
这么一想她就闲不住了,和江茉商议好三文钱一斤的枇杷价钱,带着江茉给的一两银子定金,脚步生风地原路返回了。
段娘子揣着那一两银子定金,脚步恨不得再快些,一路从桃源居回村里,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也顾不上擦。
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就见几个妇人坐在石头上纳鞋底,见她这急慌慌的模样,其中一个笑着打趣。
“段娘子,这是从哪儿跑回来?难不成是桃源居的江老板给你发工钱了?”
大伙儿早知道了段娘子要去什么叫桃源居的饭馆学手艺,为此还把自家铺子租了出去。
真是闲的,城里有铺子也会做馒头能赚钱,非要折腾什么呢。
段娘子停下脚步,喘着粗气,把怀里的银子掏出来亮了亮。
“比发工钱还强!江老板要收咱们山上的枇杷,三文钱一斤,我刚拿了定金,这就去告诉里正!”
这话一出,几个妇人都愣住了,纳鞋底的针停在半空中。
一个穿蓝布衫的妇人皱着眉:“段娘子,你怕不是被人骗了吧?山上的枇杷到处都是,春天一到落得满地都是,烂在地里也没人要,江老板怎么会花钱收?”
另一个妇人也附和道:“就是啊,三文钱一斤,买米都能买小半升了,江老板又不傻,哪会花这冤枉钱?”
段娘子:“”
她把江茉要做枇杷膏的事说了一遍,又把怀里的定金往她们面前递了递。
“这银子总不能是假的吧?江老板说了,有多少收多少,咱们摘多少她要多少!”
可任凭她怎么说,妇人们还是半信半疑,只当她是太想赚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