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隐约听到里面传来的交谈声,但听不清具体内容。
他注意到成经理进去时,脚步似乎比平时沉重一点,脸色也带着点醉意。
领导喝酒沟通业务,常态。
过了约莫十分钟,成经理出来了,面无表情,只是对等在门口的余磊低声说了句:“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尽量好的说。”便匆匆走开了,没啥波澜。
轮到余磊进去。
两位海关同志态度严肃,客气但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感。
主问的那位年长些,姓陈,问题问得很细。
“余磊同志,请谈谈你和莫读同志日常共事的情况。”
“他在工作中表现如何?”
“有没有发现他在政治立场、思想言论上有什么异常表现?比如发表过不当言论?”
“人际关系怎么样?和同事、领导相处融洽吗?有没有过冲突?”
“个人道德品质方面,你了解的情况如何?比如诚信、生活作风方面?”
余磊竟然有些莫名的紧张,这事其实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自己跟莫读接触并不多,当然都是恭维的话。
说实话,莫读这个人,确实闷,像个闷葫芦,技术扎实但不爱交际,存在感不高。
但这段时间,尤其是确定考上之后,人明显开朗了,话也多了,做事似乎也更主动了些。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顺利的离开了,不晓得是“高兴”,还是什么其他的。
余磊斟酌着措辞,力求客观:“陈同志,我和莫读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快一年了
沙沙沙!
陈同志一边听一边飞快地记录,偶尔抬头看余磊一眼,眼神锐利,似乎在判断他话语的真实性。另一个年轻些的记录员则埋头疾书。
谈话持续了五六分钟。
很显然,同事之间就是简单唠家常,无足轻重,就是个走过场。
莫读既然选择你,说明在他的眼中,你的关系相比于其他人,还不错,也不会乱说什么坏话的。
余磊走出会议室,感觉后背都有点汗湿了,就是特别紧张。
说不出为什么,可能就是这种氛围感,像是被“留置”了一样。
完事了,就是公司的工作了,汇报进度,进展,投资额。
需要领导帮忙,协调、解决的问题,然后吃了个午饭,下午,就回铁山港了。
莫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