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一章 庆阳经验(1)

很快,元帅府为榆林阵亡兵将举行了两场丧礼。

两座占地二百亩的墓园被规划出来,由榆林知府陈奇璜和榆宁旅总兵左光先负责后期修建。

建设的花费,从元帅军在榆林战役中取得战利中支取,具体来说,就是从那些老总兵的家里拿。

榆林城战利的具体数额,一时半会统计不出来,因为任权儿的大营还在城里掘地三尺,试图把那些无主宅院地下可能埋藏的金银挖出来。

尽管这事大部分是无用功,但元帅军大部分军兵都挺喜欢干这活。

在攻取西安府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第二旅就在城里取得了丰富的挖掘经验,老练的兵将进院子一个眼神,就能把地下可能埋金银的位置猜个八九不离十。

榆林城内还有一项巨大收获是铜,铜像和铜器。

这座城里有刘承宗所见到最多的寺庙,就算是康宁府都比不上,他甚至怀疑这一座城里的寺庙比整个康宁府都多。

数百年来,榆林一直是对抗北方最为激烈的战争前线之一,始终承担着极重的军事压力。

这里的人世代不事生产,专务征战,父亲、丈夫、兄弟、儿孙从军,家人祈福,寺庙兴盛,很多将领都会出资把家寺建在宗祠旁边。

一战下来,都成了无主之物。

元帅军取走金身铜像和巨钟,留下了寺庙。

说来也怪,他们在辽阳的时候,铜块是一车车往护城河倒的,那时候心知太沉太多的东西带不回来,根本看不上这个。

可回了陕西,极低的运输成本,让蚊子再小都是肉了。

不过比起金铜器物和银两,榆林城乃至延绥镇,最多的战利品还是兵器甲械。

随着榆林城被攻陷,以榆林城为中心,四面八方曾属于延绥镇的城堡,元帅府的驻军都在将储备军械送至镇城,一时间,海量军械蜂拥而至。

刘承宗原本下令军兵将军械送至榆林卫城的武库,很快就更改命令,把军械都放在城外。

一是因为城内的仓库装不下,二来则是数量虽巨,但其中可被利用的装备并不多。

钵胄、笠盔、铁臂手、革带、皮袋、旗面及各类军器能直接带走,甲衣大部分都需要拆卸重新处理,这部份工作就近交给新建的榆宁旅来完成。

最多的战利品还是火器,元帅军像洗劫了军事博物馆。

火器枪炮超过了六万杆,其中有大量低价值的废弃军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