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交易、动力、爆矢、泰坦(2)

间门,获得了完善的核聚变科技和初步的反物质引擎后,阿特拉斯的能源领域直接突破瓶颈,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与氢能源相关的氢电池,同样是得到了各方面的完善与改进,可以大幅度延长机械骨骼和各式机甲的运行时间。

然而,如果将氢电池运用到动力装甲上,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了。

动力装甲和动力外骨骼,都是为穿戴人员提供力量、速度等方面的增幅。

两者之间存在共性,很难分辨出明显的界线,可是对阿特拉斯来说,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全覆盖性”和“半永久性”。

目前,快速反应部队(ars)、紧急对策部队(aecs)、轨道突击部队(odst)的精锐战斗排,或战斗连,都采用了全覆盖性质的机械骨骼,可以在恶劣环境中持续工作与战斗。

只是续航时间“仅”有72小时左右,在太空这样的极端环境中,更是会急剧缩短到20至40分钟。

反观由科研部所主导的动力装甲研究计划,则是考虑使用微型核聚变反应炉来代替氢电池,以实现“半永久”的性质。

通过数年的分析、试错与研究,让科研部成功研制出了冷聚变反应炉的雏形。

虽然体积依旧庞大,相当于白腿小隼舰载机引擎的12大小,但按照其他研究项目的进展速度来看,这已经算是非常迅速的了。

至于冷聚变,是一种在室温和常压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意味着拥有更加安全的属性和稳定性。

这也是为何科研部,会将冷聚变反应炉视作动力装甲的供能源头。

而且,科研部在积极开展冷聚变研究的同时,另一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即钛坦纳米(ti-tanano)复合材料连体防护服。

零三宇宙(毁灭战士)的联合航天公司,让阿特拉斯在生物基因工程,以及纳米领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也让夹在穿戴人员的皮肤与外层装甲之间的纳米连体服,能够从理论走向现实。

ars、aecs、odst,乃至调查部所配备的高端作战服,其实都有相当着不错的防弹性能,可以有效抵御7.62mm口径穿甲弹头的近距离冲击。

可是放在外太空和外星球的战斗强度上,这类作战服根本无法满足动力装甲的需求。

所以科研部在拥有了较为成熟的纳米级工艺后,便着手研发与动力装甲相配套的最新式连体作战服。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