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及其家属的完全知情同意,以及独立第三方的全程监督。
这一系列举措,如同在沸腾的舆论油锅里倒入了一瓢冷水。争议并未立刻平息,但星火科技展现出的巨大诚意、透明度和责任感,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尊重与思考的空间。人们开始意识到,面对足以重塑人类自身的技术,谨慎与开放并非矛盾,而是通往未来的双轨。
“硅谷巨人”的史密斯再次发来邮件,这次只有两个词:“wisemove.(明智之举。)”
时光流转,又是一年星火科技年会。
没有发布任何颠覆性的硬件产品,吴浩站在舞台中央,身后的大屏幕播放着一段段珍贵的影像:
那位渐冻人画家,通过不断练习,已经能用“心桥”系统创作出完整的数字画作,并在虚拟画廊展出;
非洲部落的孩子们,通过ar设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学习交流,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微光计划”覆盖的农田喜获丰收,农民们对着镜头露出朴实的笑容;
太空采矿项目“深空探索”,传回了从小行星成功提取并运回首批稀有金属的影像,标志着人类文明迈出资源获取的关键一步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张照片上:吴浩,和那位瑞士疗养院里曾受惠于早期健康监测系统的老太太,通过星链网络进行视频通话,一老一少,笑得无比灿烂。
“我们曾经以为,技术的终极是征服星辰大海。”吴浩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传向全球每一个观看直播的角落,“但现在我明白了,技术的终极,是让我们无论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无论年轻还是年老,无论健康还是疾病,都能被看见、被听见、被连接、被温暖。”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其中有许多曾经的竞争对手,如今已是星链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星火科技,不再只是一家公司。它是一个承诺,承诺用技术去弥合而非制造鸿沟;它是一个生态,让大大小小的梦想都能找到生长的土壤;它更是一种信念,相信即使最微小的光,也有权利照亮一片天空,而无数微光的汇聚,终将驱散所有阴霾,让人类文明的星河,在宇宙中璀璨不息。”
年会结束后,吴浩牵着女儿的手,再次登上顶楼天文台。夜空如洗,繁星满天,其中属于星火科技的那些“星星”,正按照精确的轨道运行着,与天然星辰交相辉映。
“爸爸,看,我们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