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60,医用放疗源的核心材料,严禁私自拆卸或运输。
而三个月前,林浩宇名下的慈善基金会曾向海关申报一批“二手放射治疗仪”,目的地为西南偏远县医院。
她调出进口清单,筛选近三年同类捐赠记录,锁定了五批未在当地卫健系统备案的设备。
随即拨通其中一家医院后勤主任的电话,伪装成卫健委督查人员。
“您好,关于贵院接收的ct-6型放疗设备,请问目前运行状态如何?”
电话那头一阵支支吾吾:“啊那个运来就没电,厂家也不来修,后来当废铁处理了”
“卖给谁了?”
“一个姓周的回收商,具体名字记不清了”
唐雨柔记下线索,立即委托当地警方秘密追查这批“废铁”的去向。
她知道,这些所谓的“捐赠设备”,根本不是治病救人的工具——而是转移高危物资、掩盖非法交易的掩护手段。
夜越来越深了。
沈砚坐在r07旧址的临时工作站里,面前摆放着从硬盘碎片中提取的日志数据。
他打开建模软件,输入“清道夫”触发时间、地点、关联人物、ip注销序列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
一个诡异的规律开始浮现。
每当“清道夫”启动前,总有一段极短的数据波动先于指令出现,仿佛某种预兆信号。
它不属于任何已知协议,也无法溯源。
但它确实存在,而且——
精确指向每一次清除行动的核心坐标。
他屏住呼吸,将那段波动波形放大,反复播放。
嗡
制冷机依旧在角落低声轰鸣,像二十年来从未停歇的倒计时。
“不是随机清除是预判式清洗。”
他的声音轻得像自言自语,却砸进寂静的夜里,激起无声惊雷。
每一次“清道夫”启动前48小时,总有一份不起眼的行政通知悄然下发:“即日起开展全市线路检修,涉及应急广播系统备用频段测试。”
“因电力调度需要,临时关闭部分档案室监控回传。”
“配合环保巡查,暂停数据中心日志归档72小时。”
措辞平淡如公文模板,可当这些通知的时间节点与“清道夫”行动精确对齐时,它们便成了死亡倒计时的钟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