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个人心得番外:道·德·易·礼(15)

哪一条不是宇宙大道?时代永远在变化,但却有唯一不变的东西,而真正不变的东西却是最简洁的。

科学上追求的终极真理,不也是这样吗?它的特征,就是这三条。

至于人类能不能追寻到,还早呢,先把德修好,说白点,先保证能活着。

最后人类文明之光为礼。

纵观现有政局,只有华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其他都是在往死里走。

而我们靠的,就是礼,遵循易之道理的礼。

礼通理,俩最初其实是一个字,为何说人类文明之光为礼,因为它是‘文明的理’这一级的。

这一层面的秩序,乃是依照‘德’而建立,它依旧要遵循天理人心,在这一点上,我们文明做得最好。

四分法往下排:文明的道为自然,文明的理为礼,也就是秩序。文明的法为公正,文明的术为标准。

从自然往下演化,文明必有秩序,有了秩序才知道什么是公正,最后才会定标准。定什么样是有礼,什么样是非礼,什么是大礼,什么是小礼。

不同的时代,公正的定义是不同的。

公正不是公平,完全两码事,把所有人钱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这是公平划分,但并不公正。

因为有的人贡献多,有的人贡献少,人与人是不一样的,公平就是不公平,均分就是‘岂有此理’。

而公正,就是要融入易理,该给多的人多给,该给少的人少给。

比如老人小孩多给之类的,这就是‘礼’。

世间没有对错,只有应不应该。

而为何会有这样的秩序,又是道决定的,自然选择的不必多说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它不是个均分思想,它是个调整、和谐的思想。

我们的文明,自古称为礼仪之邦,这是直接给整个文明自我定性,可见古人多重视这个。

有些群体就要多承担,有些群体就要少承担。

结合我前面说的德,华夏文明可谓自古以来,在文明使命上,是当仁不让,是义不容辞,主动把万灵之长的责任给背负起来了!

四周都是蛮夷,文明之光我们必须肩负起来,可以多吃亏,可以背责任,这就是礼仪之邦在‘理’这一维度上的本义,它贴合着人类该做的德。

并不是现在很多人以为的,天天口头上礼貌,像日本一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