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第85章 图穷匕见(4)

漏洞?法律程序被指‘形同虚设’,年轻团队主导项目安全引质疑!

报道内容:

刻意放大事故现场的“惨烈”和“设备损失巨大”,淡化人员仅轻伤的事实。

更引用“匿名工程专家”观点,质疑项目前期地质风险评估是否流于形式。法律团队在审批安全措施时是否过于刻板延误了加固时机。

首席法律顾问方允的名字被反复提及,网络水军紧随其后,将对其团队的口诛笔伐推向高潮。

本地一家与宏远建设关系密切的电视台,更是在晚间新闻中播出了一段经过剪辑的采访。

画面中,一个自称是柳溪村村民代表的男人,对着镜头情绪激动:

“他们根本不管我们死活!征地补偿谈不拢就硬来!法律手续?糊弄鬼呢!

这次塌方就是报应!就是因为他们前期工作没做好,瞎指挥!那个京城来的女律师,懂什么?就知道拿着本本念经!害人呐!”

舆论风暴正烈时,柳溪村征地纠纷的漩涡里,一颗“炸弹”骤然引爆。

负责柳溪村拆迁补偿具体核算工作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小王,突然向调查组“坦白”并提交了一份“秘密录音”。

录音中,一个经过变声处理、自称是“项目组核心人员”的声音,在诱导小王“灵活处理”补偿标准,“适当降低补偿基数,加快进度”,“暗示”事后会有“好处”。

声音虽难辨认,指向却昭然若揭:

项目组为赶工期,竟试图违规操作、贿赂基层人员压低补偿标准。

这恰好坐实了舆论对项目组“罔顾法律”“急功近利”的指控。

小王在接受问询时,神情惶恐又愧疚,反复强调自己“差点糊涂”,并“坚定”地表示要揭露这种不法行为,还村民一个公道。

线上线下的围剿同步收紧。

一些不堪入目的谣言开始在临昌本地的小圈子和网络上悄然流传:

有人暗指方允与项目核心成员陈宴辞“关系暧昧”,借职务之便“偏袒”其团队。

更有人影射她收受宏远建设竞争对手的“巨额好处”,才会“死咬昌荣建材不放”,称其“目的不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