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他们领了结婚证之后,第一次,也是在那段特殊关系开始之初的第一顿饭。
那时的空气中,弥漫着公事公办的审慎,又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微妙与试探。
方允脸上泛起怀念笑意,眼神亮晶晶的:
“我记得他们家的菜色挺精致的,环境也雅致。但最好吃的,是他们家的点心,尤其是那款枣泥方糕,清甜不腻,入口即化。”
她说着,转向赵廷文,语气里带上了一丝雀跃的提议:
“反正今天孩子们都在老宅过夜,家里就我们两个。要不我们买一点带回家吃?就当重温旧梦?”
赵廷文侧过头,唇角微扬,伸手覆上她的手背,轻轻握了握:“好。”
车子悄然驶入辅路,在那片竹林后的幽静院落前停下。
下车后,两人携手步入“竹里馆”。
时光仿佛在此放缓流速,依旧是清雅的装潢,空气中淡绕檀香与茶息。
他们并未预约,只在外间的茶点档口选了几样精致点心,自然少不了那款枣泥方糕。
等待打包的间隙,方允透过雕花木窗望向庭院。
那一方小小池塘与记忆中已大不相同,依旧是一池残荷,却被薄雪轻覆,静默如画。
她的心境,也与当初那个对未来忐忑又强作镇定的自己,截然不同了。
如今,身边是紧紧相扣的手,心里是尘埃落定的安宁。
赵廷文的目光始终落在她身上,看着她唇角那抹清浅笑意,低声问:
“要不要在这里吃了再回去?”
方允收回目光,看向他,笑着摇了摇头,声音压低了些:
“不要。带回家吃要好一些。”她眼神示意了一下周围虽不多但依旧存在的零星客人,“这里人多眼杂,不合适。”
赵廷文闻言,眉峰轻抬,伸手捏了捏她的耳垂,声线温柔:
“好同志,觉悟很高。”
回到西街别院。
方允几乎是迫不及待拉着赵廷文坐到客厅沙发上,打开那只精致的食盒,拈起一块枣泥方糕送入口中。
熟悉的枣泥甜香瞬间在唇齿间弥漫开来。
她满足地眯起眼,像只尝到珍馐的猫,声音含糊却雀跃:
“嗯真的,还和当初的味道一模一样。”
赵廷文没有去拿点心,只是侧身静静望着她,目光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