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章 觉悟者(3)

一只猪,一匹马,成佛又怎样,灵山所付出的寥寥无几,甚至还是别人上赶着前来求的,佛教却因此大盛起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所有人都忘了,佛家有一句名言,说的没错,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

而佛是什么,佛者,即觉悟者也。

什么是觉悟者?佛祖释加牟尼,耶稣,老子,孔子,皆是觉悟者,他们这些觉悟者都干了什么大事,不必多说。

说穿了,能成佛者,不靠什么大乘佛法,也能成佛,成就觉悟者,反之,不能觉悟者,管你大乘佛法还是小乘佛法都是一般。

佛家与佛教,却是两个概念。

信佛者,天下寥寥少之。

反而信佛教者,太多太多凡夫俗子在其中。

真正的佛,想来不会告诉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有歧义。

因为这‘屠刀’所能代指的东西太多太多,放下屠刀这句话有误,应将后两个字屠刀去掉,只留放下,这才是觉悟,更别谈觉悟者,更别谈成佛。

佛祖释加牟尼,何曾手持屠刀过?但却放下了王子之位,放弃一国国主之位。

若真有佛祖现世,若要传道,这句话,应该是——若能放下立地成佛。

至于放下的是屠刀,还是别的什么,那就是千万种人的不同答案了。

若能放下,立地成佛,放下,还是不放下?

放下了,我便能成佛,又或者成神?

不放下,却又如何?

小圆神,你当初放下了吗?想来没有,否则你也不会成为小圆神。

释加牟尼,你放下了,所以你成了佛陀。

即如此,放下与不放下,答案却是如此不同。

我不愿成神,也不愿成佛,就不能觉悟了吗?

当此觉悟从心头升起时,一道性灵之光自灵魂最深处冲起,恍惚间,王修听到一声熟悉的温柔女声,应该说是少女声,似有淡淡叹息,也似察觉到了王修的觉悟,一声几不可闻的道歉声在心头响起,转瞬即逝。

王秀秀的身体陡然一变,一抹无法阻挡的光华出现,在光华中,王秀秀那秀丽的少女容颜渐渐褪色,王修那普通却淡然微笑的面容浮现,一个淡笑挂嘴角的青年,第一次真正的出现在这世界。

一旁的丘比,注视着这一切,粉红色双眸里瞬息闪烁了无数次,随即寂然不动,无声息间隐去。

“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